A、 菜籽饼中毒
B、 棉籽饼中毒
C、 黑斑病甘薯中毒
D、 亚硝酸盐中毒
E、 栎树叶中毒
答案:A
解析:解析:菜子饼粕中毒的脱毒处理,可采用坑埋法、水浸法、热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微生物降解法和溶剂提取法等。
A、 菜籽饼中毒
B、 棉籽饼中毒
C、 黑斑病甘薯中毒
D、 亚硝酸盐中毒
E、 栎树叶中毒
答案:A
解析:解析:菜子饼粕中毒的脱毒处理,可采用坑埋法、水浸法、热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微生物降解法和溶剂提取法等。
A. 血液呈酱油色
B. 肌肉暗红色
C. 胃内容物有苦杏仁味
D. 肺气肿
E. 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解析:家畜采食含有氰甙的饲料15~20min,表现腹痛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全身惊厥,可视黏膜鲜红,流出白色泡沫状唾液;先兴奋,很快转为抑制,呼出气有苦杏仁味,随后全身极度衰弱无力,行走不稳,突然倒地,体温下降,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反射减少或消失,心动徐缓,呼吸浅表,很快昏迷而死亡。
A. 氢氰酸中毒
B. 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中毒
C. 有机磷农药中毒
D. 灭鼠灵中毒
E. 棉籽饼中毒
A. 过氧化物酶
B. 细胞色素氧化酶
C. 乳酸脱氢酶
D. 琥珀酸脱氢酶
E. 细胞色素还原酶
解析:解析:氢氰酸中毒机理:有机氰化物或无机氰化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其在动物体内代谢过程中析出氰离子(CN-)的速度和数量。进入机体的氰离子能抑制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其中最显著的是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酶的三价铁(Fe3+)牢固地结合,难以被细胞色素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酶(Fe2+),结果失去了传递电子、激活分子氧的作用。抑制了组织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呼吸链终止,阻止组织对氧的吸收作用,导致组织缺氧症。
A. 黄色
B. 绿色
C. 鲜红色
D. 酱油色
E. 暗红色
解析:解析:氢氰酸中毒时,组织缺氧,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的含氧量几乎相同,故颜色均呈鲜红色。
A. 亚硝酸盐加硫代硫酸钠
B. 食醋
C. 美蓝
D. 石蜡油
E. 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氢氰酸中毒发病后立即用亚硝酸钠,牛、马2g,猪、羊0.1~0.2g,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随后注射5%~10%硫代硫酸钠溶液,马、牛100~200mL,猪、羊20~60mL;或亚硝酸钠3g,硫代硫酸钠15g,蒸馏水200mL,混合,牛一次静脉注射;羊分别为1g和2.5g,溶于50mL蒸馏水,静脉注射。
A. 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中毒
B. 食盐中毒
C. 有机磷农药中毒
D. 氢氰酸中毒
E. 棉籽饼中毒
解析:解析:氢氰酸中毒的解救方法:亚硝酸钠15~25mg/kg体重,溶解于5%葡萄糖溶液中配制成1%的亚硝酸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或1~2%美蓝溶液2~5mg/kg体重,静脉注射。随后配合使用25%硫代硫酸钠溶液5~10mg/kg体重,静脉注射。
A. 硫酸钠
B. 碳酸氢钠
C. 小剂量美蓝
D. 大剂量美蓝
E. 石蜡油
解析:解析:氢氰酸中毒的解救方法,可采用亚硝酸钠或美蓝配伍硫代硫酸钠进行静脉注射,通常使用1%的美蓝溶液,大剂量注射可解救氢氰酸中毒,而亚硝酸盐中毒时采用小剂量。
A. 栎树叶中毒
B. 蕨中毒
C. 萱草根中毒
D. 疯草中毒
E. 黑斑病甘薯毒素中毒
解析:解析:栎树叶中毒是指动物大量采食栎树叶后,引起的以前胃弛缓、便秘或下痢、胃肠炎、皮下水肿及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肾病综合征为特征的中毒。
A. 痛风
B. 肺炎
C. 锰缺乏
D. 栎树叶中毒
E. 碘缺乏
解析:解析:栎树叶中毒后,引起前胃弛缓、便秘或下痢、胃肠炎、皮下水肿、体腔积水及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肾病综合征。病的后期,会阴、股内、腹下、胸前、肉垂等部位出现水肿,触诊呈捏粉样。腹腔积水,腹围膨大而均匀下垂,病畜虚弱,卧地不起,出现黄疸、血尿、脱水等症状,最终死亡。体温一般无变化。妊娠牛、羊可见流产或胎儿死亡。
A. 肾脏
B. 消化系统
C. 心、肝、肾、消化道
D. 肝
E. 脾
解析:解析:栎树叶中的主要有毒成分—栎丹宁,其降解产物可刺激胃肠道出现出血性炎症和以肾小管变性和坏死为特征的肾病,最后则因肾功能衰竭而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