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岁以前儿童上臂围变化很大
B、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下为营养不良
C、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
D、 上臂围的测量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的臂围长
答案:C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道题。 题目是关于“上臂围”的,这是一个用来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5岁以前儿童上臂围变化很大。 - 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虽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变化,但并不是说上臂围的变化会特别大。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下为营养不良。 -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用“13.5cm以下”作为判断营养不良的一个临界值,而不是唯一标准。所以这个选项不够全面。 C: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 - 这个说法是对的。在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超过13.5cm通常被认为是营养状况良好的标志。 D: 上臂围的测量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的臂围长。 - 这个说法描述了测量方法,但它并不是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核心,即上臂围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是 C。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有一个小朋友,他的上臂围是14cm,那么他就是营养状况良好的。相反,如果他的上臂围只有12cm,那么他可能需要更多的营养补充。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5岁以前儿童上臂围变化很大
B、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下为营养不良
C、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
D、 上臂围的测量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的臂围长
答案:C
解析: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道题。 题目是关于“上臂围”的,这是一个用来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5岁以前儿童上臂围变化很大。 - 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虽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变化,但并不是说上臂围的变化会特别大。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下为营养不良。 -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用“13.5cm以下”作为判断营养不良的一个临界值,而不是唯一标准。所以这个选项不够全面。 C: 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 - 这个说法是对的。在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超过13.5cm通常被认为是营养状况良好的标志。 D: 上臂围的测量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的臂围长。 - 这个说法描述了测量方法,但它并不是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核心,即上臂围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是 C。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有一个小朋友,他的上臂围是14cm,那么他就是营养状况良好的。相反,如果他的上臂围只有12cm,那么他可能需要更多的营养补充。 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A. >14.5
B. >13.5
C. 12.5~13.5
D. <12.5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儿童营养不良时上臂围的测量标准。在我国,1~5岁儿童发生营养不良时,上臂围小于12.5厘米。这个标准是用来评估儿童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想象一下有两个同龄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小明和小华。小明的上臂围是13厘米,而小华的上臂围是11厘米。根据这道题的标准,小明的上臂围大于12.5厘米,说明他没有营养不良;而小华的上臂围小于12.5厘米,说明他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所以,通过测量上臂围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儿童的营养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A. 肩峰
B. 肩胛下角
C. 肱三头肌
D. 脐旁
解析:解析:正确答案是A。WHO推荐选用皮褶厚度的测量点包括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而不包括肩峰。皮褶厚度是用来评估人体脂肪含量的一种方法,通过在不同部位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来推断整体脂肪含量。肩峰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测量点,因此不在WHO推荐的范围内。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你在进行体脂测量时,测量仪器会准确地测量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的皮褶厚度,但不会测量肩峰处的皮褶厚度。这就好比在地图上标记出了正确的目的地,但没有标记错误的目的地一样。所以在进行体脂测量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测量点,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A. >50
B. >40
C. 20~40
D. <2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女性肥胖的界限,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女性皮褶厚度大于50mm被认为是肥胖的界限。皮褶厚度是通过皮褶测量来确定一个人的体脂含量的方法之一,通常在腹部、大腿、上臂等部位进行皮褶测量,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肥胖程度。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有两位女性,A和B,她们的皮褶厚度分别为55mm和45mm。根据题目所给的标准,女性皮褶厚度大于50mm被认为是肥胖的界限,所以女性A被认为是肥胖的,而女性B则不被认为是肥胖的。这就是通过皮褶厚度来判断肥胖程度的一个例子。
A. 使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起皮下组织,左手握皮褶计
B. 皮褶计的压力标准为10g/cm2
C. 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并稳定一定时间后读数
D. 测量时皮褶计卡钳钳柄充分夹住皮褶
解析:首先,使用皮褶厚度计是为了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这对于评估一个人的体重和健康状态非常重要。正确的方法是将皮褶计的压力标准设置为10g/cm2,这样可以确保每次测量的结果都是准确可比的。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皮褶计就像是一个小精灵,它需要在皮下组织中“捏”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就像我们需要在一堆沙子中找到一个特别的颗粒一样。而这个小精灵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来施加力量,才能找到正确的数字。如果它用力过大或者过小,就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要确保皮褶计的压力标准为10g/cm2,这样小精灵才能准确地测量出皮下脂肪的厚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A. 任意尿
B. 晨尿
C. 餐后尿
D. 24h尿
A. 甲苯
B. 碳酸钠
C. 氯仿
D. 浓盐酸
A. 甲苯
B. 碳酸钠
C. 氯仿
D. 浓盐酸
A. 冷藏于4°C
B. 冷藏于-20°C
C. 加入乙醚
D. 室温保存
A. 10min
B. 1h
C. 10h
D. 1天
A. 寄生虫检测
B. 矿物质代谢研究
C. 致病菌检测
D. 氮平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