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作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引起的停工时间
B、 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差错引起的工时损失
C、 由于水源或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
D、 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停工时间
答案:C
解析:解析: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工作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工作地点组织不 良等情况引起的停工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前一种情况在拟定定额 时不应该计算,后一种情况定额中则应给予合理的考虑。
A、 工作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引起的停工时间
B、 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差错引起的工时损失
C、 由于水源或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
D、 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停工时间
答案:C
解析:解析: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工作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工作地点组织不 良等情况引起的停工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前一种情况在拟定定额 时不应该计算,后一种情况定额中则应给予合理的考虑。
A. 比较类推法
B. 技术测定法
C. 统计分析法
D. 试验测定法
解析:解析:对于同类型产品规格多,工序重复、工作量小的施工过程采用比较类推法。统计分析法适用于施工条件正常、产 品稳定、工序重复量大和统计工作制度健全的施工过程。经验估计法通常作为一次性定额使用。
A. 理论计算法
B. 测定法
C. 图纸计算法
D. 经验法
解析:解析:理论计算法: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可用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净用量。
A.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是指材料使用量
B.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应当用材料的一次使用量和摊销量两个指标表示
C. 周转性材料的摊销量供施工企业组织使用
D. 周转性材料的消耗与周转使用次数无关
解析:解析: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是指净用量+损耗量。定额中周转材料消耗量指标,应当用一次使用量和摊销量两个指标表 示。一次使用量是指周转材料在不重复使用时的一次使用量,供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用;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退出使用,应 分摊到每一计量单位的结构构件的周转材料消耗量,供施工单位成本核算或投标报价使用。
A. 机械净工作1h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
B. 机械净工作1h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利用系数
C. 机械净工作1h生产率×机械利用系数
D. 机械净工作1h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运行时间
解析:解析:略
A. 64
B. 60
C. 48
D. 38.4
解析:解析:6×8×80%=38.4。
A. 47
B. 51
C. 56
D. 70
解析:解析:476/8/0.85=70
A. 1.28
B. 1.04
C. 0.96
D. 0.26
解析:解析: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机械台班产量=4/3.84=1.04 工日。
A. 32
B. 36
C. 40
D. 50
解析:解析:一次循环出料花费 1+3+1+1=6 分钟,1 小时循环出料 60/6=10 次,一个台班为 8 小时,则台班产量定额=10×0.5 ×8×0.8=32m³/台班。
A. 可考核性
B. 可预计性
C. 可计量性
D. 可控制性
解析:解析:通常而言,责任成本具有四个条件:①可考核性,责任中心能够实时考核责任成本的执行过程及结果;②可预计性,责任中心能够知晓责任成本的发生与发展;③可计量性,责任中心能够计量责任成本的大小;④可控制性,责任中心能够有效调节、控制责任成本。
A. 5.88%
B. -5.88%
C. 6.25%
D. -6.25%
解析:解析:施工责任成本=预计结算收入-税金-项目目标利润=1200-100-300=800 万元。 施工责任成本降低额=施工责任成本-项目实际成本=800-850=-50 万元。施工责任成本降低率=施工责任成本降低额/施工责任成本=-50/8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