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③→①
答案:A
解析:解析:指标控制程序:(1)确定成本管理分层次目标;(2)采集成本数据,监测成本形成过程;(3)找出偏差,分析原 因;(4)制定对策,纠正偏差;(5)调整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③→①
答案:A
解析:解析:指标控制程序:(1)确定成本管理分层次目标;(2)采集成本数据,监测成本形成过程;(3)找出偏差,分析原 因;(4)制定对策,纠正偏差;(5)调整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A. 计量控制
B. 计价控制
C. 包干控制
D. 量价分离
解析:解析:施工成本中的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
A. 钢钉
B. 水泥
C. 钢筋
D. 石子
解析:解析:包干控制是指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对部分小型及零星材料(如钢钉、钢丝等)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所需材料量,将 其折算成费用,由作业者包干使用。
A. 定额控制
B. 计量控制
C. 指标控制
D. 包干控制
解析:解析: 无消耗定额的,计划管理+指标控制。根据以往项目的材料实际耗用情况,结合具体施工项目要求,制定领用材 料标准控制发料。
A. 定额控制
B. 包干控制
C. 指标控制
D. 计量控制
解析:解析:包干控制是指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对部分小型及零星材料(如钢钉、钢丝等)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所需材料量,将 其折算成费用,由作业者包干使用。
A. 0.45 万元;0.80
B. -0.45 万元;0.83
C. -0.75 万元;0.75
D. 0.75 万元;0.80
解析:解析:费用偏差(CV)=已完工程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程实际费用(ACWP),费用绩效指数(CPI)=已完工程预算 费用(BCWP)/已完工程实际费用(ACWP)。BCWP=1500*15=22500 元,ACWP=1500*20=30000 元,CV=22500-30000=-7500 元 =-0.75 万元,SV=22500/30000=0.75。
A. 费用偏差为-2400 元,成本超支
B. 费用偏差为 6000 元,成本节支
C. 进度偏差为-6000 元,进度延误
D. 进度偏差为 2400 元,进度超前
解析:解析:费用偏差=已完工程预算费用-已完工程实际费用=120×300-120×320=-2400,费用超支 2400 元。进度偏差=已 完工程预算费用-拟完工程预算费用=120×300-100×300=6000,进度超前。
A. -215
B. -200
C. -125
D. -60
解析:解析:A 项目 6 月末进度偏差为-200×4×1000=-80 万;B 项目 6 月末进度偏差为-100×2×1000=-20 万;E 项目 6 月末 进度偏差为(1250×1-1200×2) × 1000=-115 万,总计 6 月末进度偏差 SV=-(80+20+115)=-215 万。
A. 横道图法能够形象、直观、准确地表达费用的绝对偏差
B. 采用表格法进行偏差分析时,费用管理者可以综合了解和处理表中的数据
C. 横道图法反映的信息量少,一般适合在较高管理层当中使用
D. 采用挣值法时只能对当前的费用、进度进行综合控制
解析:解析:D 项错误,采用挣值法还可预测项目结束时的进度、费用情况。
A. 会计核算
B. 成本核算
C. 业务核算
D. 统计核算
解析:解析: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核算已经完成的项目是否达到 原定的目的、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以确定该项经济活动是否有经济效 果,是否有执行的必要。
A. 统计核算
B. 表格核算
C. 会计核算
D. 业务核算
解析:解析:统计核算——计量尺度比会计宽,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计量。能提供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指标。可以计算当前的实际水平,还可以确定变动速度以预测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