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 5m,且不宜大于40m
B、 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C、 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能少于 3 个
D、 将消防相关条件纳入施工总平面布局
答案:C
解析:解析:C 选项说法不正确,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 2 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 1 个出入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A、 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 5m,且不宜大于40m
B、 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C、 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能少于 3 个
D、 将消防相关条件纳入施工总平面布局
答案:C
解析:解析:C 选项说法不正确,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 2 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 1 个出入口时,应在施工现场内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形道路。
A. 0.9
B. 1.2
C. 1.8
D. 2
解析:解析:临边作业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挡脚板组成,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 1.2m,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2)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 1.2m 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 600mm。(3)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 2m。(4)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 180mm。(5)防护栏杆立杆底端应固定牢固。
A. 平台面铺设的钢、木或竹胶合板等材质的脚手板,应符合材质和承载力要求,并应平整满铺及可靠固定
B. 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400mm 的扶梯
C. 操作平台使用中应每天不少于 1 次定期检查
D. 物料应及时转运,不得超重、超高堆放
解析:解析:操作平台使用中应每月不少于 1 次定期检查,应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A. 棚宽大于道口,两端各长出 1m
B. 当坠落物高度大于 30m 时,R 为 5m
C. 内(外)道路边线与建筑物(或外脚手架)边缘距离分别大于坠落半径的,应搭设安全通道
D. 防护棚可以用毛竹搭设,但不得悬挑在外架上
解析:解析:B 选项说法错误,正确的是当坠落物高度大于 30m 时,R 为6m。C 选项说法错误,内(外)道路边线与建筑物(或 外脚手架)边缘距离分别小于坠落半径的,应搭设安全通道。D 选项说法错误,正确的是各类防护棚应有单独的支撑体系,固定可靠安全。严禁用毛竹搭设,且不得悬挑在外架上。
A.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B.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因素
C. 由项目经理向施工员、班组长、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交底
D. 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
解析:解析:C 项错误,正确的是首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班组长、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交底,再由班组长向操作工 人交底;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相同程序进行交底;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先由施工 单位技术负责人向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
A. 红色
B. 橙色
C. 黄色
D. 蓝色
解析:解析: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A. 现场施工方案
B. 专项应急预案
C. 现场处置方案
D. 综合应急预案
解析:解析:专项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 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A.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组织评审或论证
B.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可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专家
C.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D. 应急预案论证可通过推演的方式开展
解析:解析: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企业应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组织评审或论证。
A. 每年
B. 每半年
C. 每三年
D. 每两年
解析:解析:企业应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建筑施工单位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A. 15
B. 20
C. 30
D. 45
解析:解析:企业应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 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A. 一般事故
B. 较大事故
C. 重大事故
D. 特别重大事故
解析:解析: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及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及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及以 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及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及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及以上 1 亿元 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及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及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及以上 5000 万元 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