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红色
B、 橙色
C、 黄色
D、 蓝色
答案:B
解析:解析: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A、 红色
B、 橙色
C、 黄色
D、 蓝色
答案:B
解析:解析: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A. 现场施工方案
B. 专项应急预案
C. 现场处置方案
D. 综合应急预案
解析:解析:专项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 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A.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组织评审或论证
B.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可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专家
C.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D. 应急预案论证可通过推演的方式开展
解析:解析: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企业应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组织评审或论证。
A. 每年
B. 每半年
C. 每三年
D. 每两年
解析:解析:企业应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建筑施工单位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A. 15
B. 20
C. 30
D. 45
解析:解析:企业应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 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A. 一般事故
B. 较大事故
C. 重大事故
D. 特别重大事故
解析:解析: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及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及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及以 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及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及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及以上 1 亿元 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及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及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及以上 5000 万元 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 较大事故
B. 一般事故
C. 重大事故
D. 特别重大事故
解析:解析: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及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及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及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 7
B. 10
C. 28
D. 30
解析:解析: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 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7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 应由事故发生地级省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B. 必须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C. 应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D. 可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解析:解析: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30,30
B. 60,30
C. 60,15
D. 30,15
解析:解析: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 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60 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 15 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 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批复时间可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30 日。
A.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B. 节电、节地、节水、节材
C. 节能、节水、节油、节材
D. 节油、节电、节水、节材
解析:解析:绿色施工是指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 ”)的施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