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素缺乏与其对应症状之间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维生素与“新生儿出血症”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正确答案。
A选项(维生素B1):
维生素B1,也称为硫胺素,主要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
缺乏维生素B1可能导致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症状,与新生儿出血症无直接关联。
B选项(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
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病,表现为牙龈出血、关节疼痛等症状,与新生儿出血症不同。
C选项(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缺乏维生素E可能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溶血性贫血等症状,同样与新生儿出血症不相关。
D选项(维生素K):
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对血液凝固至关重要。
缺乏维生素K会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包括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体内维生素K储存较少,且自身合成能力有限,如果摄入不足,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综上所述,由于维生素K的缺乏直接关联到血液凝固能力的下降和出血风险的增加,因此缺乏维生素K容易导致“新生儿出血症”。所以,正确答案是D。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素缺乏与其对应症状之间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维生素与“新生儿出血症”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正确答案。
A选项(维生素B1):
维生素B1,也称为硫胺素,主要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
缺乏维生素B1可能导致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症状,与新生儿出血症无直接关联。
B选项(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
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病,表现为牙龈出血、关节疼痛等症状,与新生儿出血症不同。
C选项(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缺乏维生素E可能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溶血性贫血等症状,同样与新生儿出血症不相关。
D选项(维生素K):
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对血液凝固至关重要。
缺乏维生素K会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从而增加出血的风险,包括新生儿出血症。新生儿体内维生素K储存较少,且自身合成能力有限,如果摄入不足,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综上所述,由于维生素K的缺乏直接关联到血液凝固能力的下降和出血风险的增加,因此缺乏维生素K容易导致“新生儿出血症”。所以,正确答案是D。
A. 三餐
B. 三餐一点
C. 三餐两点
D. 三餐三点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膳食安排。
A. 三餐: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仅三餐可能无法满足他们快速生长和发育的营养需求,特别是他们活动量大,需要更频繁地补充能量和营养。
B. 三餐一点:虽然比仅三餐要好,但可能仍然不足以满足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对于他们下午的活动和晚上的生长需求。
C. 三餐两点:这个选项符合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除了早餐、午餐、晚餐外,上午和下午各加一次点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补充能量和营养,维持血糖稳定,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因此,这是正确的答案。
D. 三餐三点:虽然更多的餐次能提供更多的营养,但是这可能会影响正餐的食欲,而且过多的餐次可能并不必要,也增加了家长准备食物的负担。
所以,正确答案是C,因为它最符合学龄前儿童的生理需求和营养摄入标准。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
C. 维生素B2
D. 维生素B6
E.
F.
G.
H.
I.
J.
解析:这道题考察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选项中只有维生素B2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维生素B2,也称核黄素,是参与人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重要维生素。它在人体内转化为两种辅酶,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帮助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维生素B2与蛋白质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想象一下,维生素B2就像是一个工厂里的重要工人,他负责监督蛋白质的生产线,确保每个环节都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转。如果缺乏了维生素B2,就好像工厂里缺少了这个重要的工人,蛋白质的生产线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工厂无法正常运作。因此,维生素B2是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重要营养素。
A. 能量和营养素的比例要适宜和平衡
B. 摄入能量与机体消耗的能量应保持平衡
C. 膳食能量达到推荐量的100%才为合格
D. 膳食蛋白质周平均量以不超过每日推荐量的±5%最为理想
解析:解析:选项C说法不正确。膳食能量达到推荐量的100%并不一定就是合格的,因为每个人的能量需求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能量摄入量。所以,膳食能量达到推荐量的100%并不是唯一标准。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来理解这个知识点。就好比每个人穿衣服的尺码是不同的,有的人适合穿大号,有的人适合穿中号,所以不能说只有穿标准尺码的衣服才是合格的。同样,膳食能量也需要根据个体的需求来确定合适的摄入量。
A. 11%~14%
B. 20%~30%
C. 55%~65%
D. 40%
解析:碳水化物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占据相当比例。根据营养学的建议,碳水化物的供给量应占总热能的55%~65%。这是因为碳水化物可以迅速提供能量,保持大脑和肌肉的正常运转。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辆汽车,碳水化物就好比是汽油。如果汽车没有足够的汽油,就无法正常行驶;同样,如果我们的身体缺乏碳水化物,就会感到疲倦无力。所以,合理摄入碳水化物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 VC缺乏
B. VB2缺乏
C. 锌缺乏
D. 碘缺乏
E.
F.
G.
H.
I.
J.
解析:
A. 4~10mg/kg.bw
B. 0.4~1mg/kg.bw
C. 0.1~0.5mg/kg.bw
D. 40~50mg/kg.bw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化学物质毒性剂量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氢氰酸的致死量,并从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理解问题背景:
氢氰酸(HCN)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对人体有极高的毒性。
致死量是指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化学物质的最小剂量。
分析选项:
A选项(4~10mg/kg.bw):这个剂量范围相对较高,不符合氢氰酸作为剧毒物质的特性。
B选项(0.4~1mg/kg.bw):这个剂量范围较低,符合剧毒物质的致死量特征。
C选项(0.1~0.5mg/kg.bw):虽然这个剂量也很低,但相比B选项,它给出的范围更窄,且通常不是氢氰酸的标准致死量描述。
D选项(40~50mg/kg.bw):这个剂量范围过高,明显不符合氢氰酸的毒性水平。
确定答案:
根据氢氰酸的剧毒特性和常识,致死量通常非常低。
B选项给出的剂量范围(0.4~1mg/kg.bw)既符合剧毒物质的特征,也在化学毒物学资料的常见描述范围内。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0.4~1mg/kg.bw),因为它准确地反映了氢氰酸的致死量范围。
A. 维生素C
B. 维生素D
C. 锌
D. 铁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影响性成熟的营养素。在这个过程中,缺乏锌会对性成熟产生影响。锌是一种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非常重要。例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合成,对于性腺的发育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缺乏锌会影响性成熟的进行。
举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辆汽车,而锌就是汽车的引擎。如果汽车的引擎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同样,如果我们缺乏锌,就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性成熟。所以,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性成熟,我们需要摄入足够的锌。所以,正确答案是C:锌。
A. 86
B. 124
C. 156
D. 182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计算题。首先,我们知道午餐中应含有碳水化合物120克,而馒头中含碳水化合物66%。我们需要计算出应该吃多少克的馒头才能满足这个需要。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馒头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66% * x = 120克,其中x为馒头的重量。解方程得到x = 120克 / 0.66 ≈ 181.82克。
因为题目要求是四舍五入的整数,所以应该吃182克的馒头才能满足午餐中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A. 姜黄
B. 柠檬黄
C. 红曲
D. 虫胶红酸
解析:选项解析:
A. 姜黄:姜黄是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来源于姜黄根茎,不是合成色素。
B. 柠檬黄:柠檬黄(Tartrazine)是一种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它是一种偶氮染料,常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
C. 红曲:红曲是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由红曲霉菌发酵产生,不是合成色素。
D. 虫胶红酸:虫胶红酸(Cochineal)是一种天然色素,来源于 cochineal 昆虫,不是合成色素。
为什么选择B:
这道题问的是哪种是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柠檬黄是合成的食用色素,并且它是被多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机构允许使用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 柠檬黄。其他选项都是天然色素,不符合题目要求。
A. 暴露人群
B. 受众人群
C. 高危人群
D. 普通人群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改善项目计划目标人群选择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确定哪个选项最符合营养改善项目总计划的目标。
A. 暴露人群:这个术语通常用于流行病学,指的是可能接触到某种疾病因素或危险因素的群体。在营养改善项目的语境中,它并不特指需要改善营养状况的具体人群。
B. 受众人群:这个术语较为宽泛,指的是可能接受到某种信息或服务的群体。在营养改善项目中,虽然所有受众都可能受益,但这个术语没有明确指出哪些人群是营养改善的重点对象。
C. 高危人群:在营养改善项目中,高危人群指的是那些由于营养状况不佳而面临较高健康风险的人群。针对这类人群制定计划,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降低健康风险。
D. 普通人群:这个术语指的是一般大众,没有特定的健康风险或营养问题。虽然普通人群也可能从营养改善项目中受益,但项目资源有限,通常应优先关注那些最需要改善营养状况的人群。
综上所述,营养改善项目总计划应能够针对那些由于营养状况不佳而面临较高健康风险的高危人群产生效果。因此,正确答案是C(高危人群)。这个选择能够确保项目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改善目标人群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