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牛奶
B、 瘦肉
C、 海产品
D、 蔬菜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摄入的选择题,目的是确定青春发育期女孩为增加碘摄入应常吃哪种食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目标是增加碘的摄入。
对象是青春发育期的女孩。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牛奶):牛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但它不是碘的主要来源。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B选项(瘦肉):瘦肉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和铁等矿物质,但同样不是碘的主要来源。所以,这个选项也不符合题目要求。
C选项(海产品):海产品是碘的丰富来源,特别是海带、紫菜、海鱼等。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常吃海产品可以有效增加碘的摄入,有助于甲状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因此,这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D选项(蔬菜):虽然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但大多数蔬菜不是碘的丰富来源。所以,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增加碘的摄入,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应常吃海产品。
因此,答案是C。
A、 牛奶
B、 瘦肉
C、 海产品
D、 蔬菜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摄入的选择题,目的是确定青春发育期女孩为增加碘摄入应常吃哪种食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目标是增加碘的摄入。
对象是青春发育期的女孩。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牛奶):牛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但它不是碘的主要来源。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B选项(瘦肉):瘦肉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和铁等矿物质,但同样不是碘的主要来源。所以,这个选项也不符合题目要求。
C选项(海产品):海产品是碘的丰富来源,特别是海带、紫菜、海鱼等。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常吃海产品可以有效增加碘的摄入,有助于甲状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因此,这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D选项(蔬菜):虽然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但大多数蔬菜不是碘的丰富来源。所以,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增加碘的摄入,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应常吃海产品。
因此,答案是C。
A. 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
B. 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
C. 红细胞转氨酶活力
D. 红细胞溶血试验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描述的症状,这位女性可能患有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的生化指标应该是与代谢有关的指标。
选项A: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主要用于评估氧化应激和抗氧化能力,不太适合这种情况。
选项B: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维生素B1的代谢情况,维生素B1缺乏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因此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选项C:红细胞转氨酶活力,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功能,不太适合这种情况。
选项D:红细胞溶血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溶血性贫血等疾病,与题干描述的症状不太相关。
因此,正确答案是B: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台机器,维生素B1就像是机器的润滑油,如果缺乏了润滑油,机器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通过检查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就可以了解这台机器是否缺乏了润滑油,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治疗。
A. 让胡萝卜充分炒熟
B. 让油溶性的类胡萝卜素充分溶出
C. 灭菌
D. 使菜肴色泽好看
解析:选项A:让胡萝卜充分炒熟。这个选项虽然是一个烹饪过程中的自然结果,但并不是油炒至金黄色的主要目的。
选项B:让油溶性的类胡萝卜素充分溶出。这是正确答案。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这是一种油溶性营养素。将胡萝卜与油一起炒制,可以使β-胡萝卜素溶入油脂中,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从而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选项C:灭菌。炒菜可以杀死一部分细菌,但炒至金黄色并不是为了灭菌,而且炒菜的温度和时间不足以保证完全灭菌。
选项D:使菜肴色泽好看。虽然炒制后的胡萝卜颜色会更加吸引人,但这并不是科学烹调的主要目的。
选择B的原因是,科学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在油的存在下可以更好地释放并被人体吸收。因此,为了提高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吸收率,应该采用油炒的方式。其他选项虽然可能在烹饪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这道题的核心目的。
A. 克山病
B. 甲状腺肿大
C. 生长发育迟缓
D. 骨质软化
解析:这是一道涉及营养元素缺乏与其对应症状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锌缺乏时人体的具体表现,并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最符合的答案。
分析选项:
A选项(克山病):克山病主要与硒元素缺乏有关,而非锌缺乏,因此可以排除。
B选项(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通常与碘元素缺乏相关,不是锌缺乏的症状,所以也可以排除。
C选项(生长发育迟缓):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锌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和蛋白质的代谢,对儿童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锌缺乏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等。这个选项与锌缺乏的症状相符。
D选项(骨质软化):骨质软化主要与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有关,不是锌缺乏的直接后果,因此也可以排除。
总结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锌缺乏时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即C选项。锌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儿童生长发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锌缺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答案是C:生长发育迟缓。
A. 硫、铁、氯
B. 碘、钴、氟
C. 铁、铬、钴
D. 钙、锌、碘
解析:选项A:硫、铁、氯
硫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参与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合成。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氧气的运输。
氯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主要存在于体液中,维持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选项B:碘、钴、氟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新陈代谢。
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维生素B12的一部分,参与造血功能和神经系统的维护。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牙齿和骨骼的形成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选项C:铁、铬、钴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前所述,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调节血糖,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
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前所述,是维生素B12的一部分。
选项D:钙、锌、碘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对骨骼和牙齿的形成与维护至关重要,并参与神经和肌肉功能。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酶的活性,对免疫系统、细胞分裂和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前所述,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C 答案C中的铁、铬、钴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生理角色,如铁参与氧气的运输,铬调节血糖,钴是维生素B12的一部分。而其他选项中包含的元素要么是常量元素(如硫、氯、钙),要么组合中并非全部都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答案C是正确的。
A. 《食品卫生法》
B. 《预包装食品通则》
C. 《食品包装使用规范》
D.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食品安全法规的选择题,我们需要确定哪项法规对预包装食品的相关术语、基本要求等进行了规定。
首先,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 《食品卫生法》:这个法规通常涵盖食品卫生的广泛要求,但不一定专门针对预包装食品的具体术语和基本要求。
B. 《预包装食品通则》:从名称上看,这个法规很可能是专门针对预包装食品的,包括其术语、定义、分类、基本要求等。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来规范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标识和销售。
C. 《食品包装使用规范》:这个法规可能更多地关注食品包装材料的使用规范,而不是预包装食品本身的术语和基本要求。
D.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虽然这个法规与预包装食品有关,但它更侧重于标签的规范,如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标注,而不是食品本身的术语和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根据法规的名称和预期内容,最有可能对预包装食品的相关术语、基本要求等进行规定的是《预包装食品通则》。
因此,答案是B:《预包装食品通则》。
A. 65%
B. 80%
C. 85%
D. 53.3%
解析:解析:可食部指的是食品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部分,不包括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部分,比如骨头、毛发等。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土鸡宰杀后重1500克,烹调成红烧鸡2000克,吃完后废弃鸡骨重量为300克,废弃油汤水重400克,那么可食部的重量为2000克(红烧鸡)-300克(废弃鸡骨)-400克(废弃油汤水)=1300克。所以,该土鸡的可食部占总重量的比例为1300克/1500克=80%。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你在享用一道美味的红烧鸡时,你会吃掉鸡肉部分,但是不会吃掉鸡骨和废弃的油汤水部分。这些不能被吃掉的部分就是不可食部分,而可以被吃掉的部分就是可食部分。所以,可食部占总重量的80%。
A. 海带、紫菜
B. 青菜、菠菜
C. 大白菜、茄子
D. 竹笋、番茄
解析:选项解析:
A. 海带、紫菜:这两种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碘,是自然界中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常被用来预防或治疗碘缺乏相关疾病。
B. 青菜、菠菜:虽然这些蔬菜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但它们的碘含量并不丰富,不是碘的主要来源。
C. 大白菜、茄子:这两种蔬菜的碘含量也相对较低,不是补充碘的首选食物。
D. 竹笋、番茄:竹笋和番茄同样不是碘含量高的食物,不能作为碘的主要来源。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是因为海带和紫菜是已知的含碘量非常高的食物,它们生长在海水中,能够吸收大量的碘元素。因此,对于需要补充碘的人群来说,海带和紫菜是很好的食物选择。其他选项中的食物虽然也有营养价值,但在碘含量方面无法与海带和紫菜相比。所以正确答案是A。
A. 2—3
B. 3—5
C. 5—7
D. 7—9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婴儿辅食添加适应期的题目。我们需要根据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和常规做法,来判断哪种辅食适应期是最合适的。
首先,理解辅食添加的目的和重要性:辅食添加是为了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同时帮助婴儿逐渐适应成人食物,锻炼咀嚼和吞咽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适应期是非常关键的,它允许家长观察婴儿对新食物的反应,包括过敏、消化情况等。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2—3天):这个时间可能过短,不足以充分观察婴儿对新辅食的适应情况。
B选项(3—5天):虽然比A选项长,但仍然可能不足以全面评估婴儿的反应。
C选项(5—7天):这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时间段,既能够观察婴儿对新辅食的接受程度,也能够及时发现可能的问题。
D选项(7—9天):虽然时间更长,但可能并不是必要的,因为5-7天通常已经足够评估婴儿的适应情况。
最后,根据婴儿辅食添加的常规做法和营养学原则,5-7天的适应期是较为普遍和推荐的做法。这段时间内,家长可以观察婴儿对新辅食的接受度、消化情况以及是否有过敏反应等。
因此,答案是C(5—7天),这是基于婴儿辅食添加时,为了充分观察婴儿对新食物的适应情况而设定的合理时间段。
A. 35—40
B. 40—45
C. 45—50
D. 50—55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中国青少年胸围标准值的了解。
A. 35—40:这个范围偏小,通常不符合青少年的胸围标准。 B. 40—45:这个范围对于一些青少年可能是合适的,但是作为标准值范围偏小。 C. 45—50:这个范围接近标准值,但是依然偏小,不能涵盖所有青少年。 D. 50—55:这个范围较为合理,可以涵盖大多数青少年的胸围标准。
选择D的原因是,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质调查和相关标准,青少年胸围的标准值通常在50—55厘米之间,这个范围可以适应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青少年群体。因此,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
A. 腰果
B. 杏干
C. 蜜枣
D. 桃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是否符合“坚果”的定义,并找出符合该定义的选项。
首先,根据题干,“坚果是以种仁为食用部分”。这是判断一个食品是否为坚果的关键标准。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选项(腰果):腰果是一种典型的坚果,以其内部的种仁为食用部分,符合坚果的定义。
B选项(杏干):杏干是由杏子晾晒而成,主要食用部分是果肉,并非种仁,因此不符合坚果的定义。
C选项(蜜枣):蜜枣是经过加工的枣子,主要食用部分是果肉,同样并非种仁,也不符合坚果的定义。
D选项(桃):桃是一种水果,主要食用部分是果肉,并非种仁,因此也不符合坚果的定义。
综上所述,只有A选项(腰果)符合“坚果是以种仁为食用部分”的定义。
因此,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