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个人
B、 家庭
C、 社区
D、 学校
E、 工厂
答案:B
解析:解析:由于我国居民的基本经济单位和膳食单位是家庭,所以营养调查的样本常以家庭为单位,选择适宜的抽样方法抽样
A、 个人
B、 家庭
C、 社区
D、 学校
E、 工厂
答案:B
解析:解析:由于我国居民的基本经济单位和膳食单位是家庭,所以营养调查的样本常以家庭为单位,选择适宜的抽样方法抽样
A. 称重法
B. 记账法
C. 24小时回顾法
D. 食物频率法
E. 化学分析法
解析:解析:食物频率法(FFQ)收集被调查对象过去一段时间(数周、数月或数年)内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从而获得个人长期食物和营养素平均摄入量。在实际使用中,可分为定性、定量和半定量的FFQ。近年来该方法被应用于了解一定时间内的通常食物摄入量,以研究既往膳食习惯和某些慢性疾病的关系。
A. 20人日
B. 25人日
C. 30人日
D. 50人日
E. 75人日
F.
G.
H.
I.
J.
解析:
A. 100克
B. 233克
C. 250克
D. 300克
E. 333克
解析:解析:20克奶粉含蛋白质的量是10g,10÷3%为液体奶的重量。
A. 3~5g
B. 6~9g
C. 10~15g
D. 10~20g
E. 16~20g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3~5g:这个选项指的是每日食盐摄入量在3到5克之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以减少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B. 6~9g:这个选项的食盐摄入量超过了WHO的建议值,长期摄入这个范围内的食盐量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C. 10~15g:这个选项的食盐摄入量明显偏高,长期摄入这么多的食盐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D. 10~20g:这个选项的食盐摄入量更高,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E. 16~20g:这个选项的食盐摄入量过高,远超出了健康推荐范围,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 根据上述解析,选项A(3~5g)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的推荐标准,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植物油
B. 牛奶
C. 葡萄酒
D. 鸡蛋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食品营养成分识别的问题。我们需要确定哪种食品是天然钙质的良好来源。
分析选项:
A选项(植物油):植物油主要提供脂肪和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但并不是钙质的良好来源。
B选项(牛奶):牛奶是公认的富含钙质的食品,对于骨骼健康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C选项(葡萄酒):葡萄酒主要含有酒精和一些抗氧化物质,如多酚,但它不是钙质的来源。
D选项(鸡蛋):鸡蛋是优质蛋白质和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的良好来源,但其本身的钙质含量并不高。
确定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牛奶是这些选项中唯一且最显著的天然钙质来源。
因此,答案是B(牛奶),因为它是天然钙质的良好来源。
A. 豆浆、四季豆
B. 榨菜、酱菜
C. 虾、牛肉
D. 以上都不是
解析:选项解析:
A. 豆浆、四季豆 豆浆中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有害物质,未经充分加热可引起食物中毒。四季豆含有植物血凝素和皂素,如果没有煮熟,这些物质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B. 榨菜、酱菜 这些腌制食品主要风险在于高盐分和可能的亚硝酸盐含量,但通常不涉及未煮熟导致的中毒风险。
C. 虾、牛肉 虾和牛肉是动物性食品,确实需要煮熟以避免寄生虫和病原体,但它们不是“极易”因为未煮熟而发生中毒的食品类别。
D. 以上都不是 这个选项不正确,因为豆浆和四季豆确实需要烧熟煮透,否则有食物中毒的风险。
为什么选择答案A: 豆浆和四季豆含有天然毒素,只有在充分加热后,这些毒素才会被破坏,从而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因此,这组食品符合题目中“需烧熟煮透,否则极易发生食物中毒”的描述,故正确答案是A。
A. 24小时
B. 36小时
C. 48小时
D. 60小时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在餐饮服务业中关于食品留样的规定。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留样的目的和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
首先,食品留样的主要目的是:
监测食品安全:若有人因食用某食品后出现健康问题,留样可用于检测是否食品本身存在问题。
应对监管检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能会定期检查餐饮企业的留样情况,以确保其遵守食品安全规定。
接下来,分析每个选项:
A. 24小时:这个时间可能不足以覆盖所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某些食品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有害影响的情况下。
B. 36小时:同样,这个时间可能也不足以全面保障食品安全。
C. 48小时:这是许多地方食品安全规定中建议的留样时间。这个时间长度既能满足食品安全监测的需要,又能确保有足够的样本来应对可能的食品安全事件。
D. 60小时:虽然更长时间看似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余地,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不必要,且会增加管理和存储的成本。
综上所述,选择C(48小时)作为答案是基于食品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和通常的食品安全规定。这个时间长度能够合理平衡食品安全监测的需求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三个月
B. 半年
C. 一年
D. 二年
解析:选项解析:
A. 三个月:这个选项的时间间隔太短,对于餐饮服务人员来说,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在实际操作中不太现实,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的经济和时间负担。
B. 半年:半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虽然比三个月合理,但频率仍然偏高,不是所有地区或机构的标准要求,且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C. 一年: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根据中国食品安全法和相关规定,餐饮服务人员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以确保他们没有携带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疾病。
D. 二年:两年一次健康检查的频率太低,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C是因为它符合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规和健康管理要求,确保了餐饮服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能够得到定期监控,从而保障了公众的饮食安全。这是对餐饮服务人员职业健康监管的一个合理且实际的周期。
A. 乳制品
B. 蛋制品
C. 水产制品
D. 禽类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食品安全与采购规定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判断哪种食品或原料在采购时必须索取农业农村部门的检疫合格证。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题目要求确定哪种食品或原料在采购时必须索取农业农村部门的检疫合格证。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乳制品):乳制品通常受到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管,但不一定直接由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检疫合格证。乳制品可能更多关联到乳制品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标准,而非直接的农业农村部门检疫。
B选项(蛋制品):与乳制品类似,蛋制品的监管也侧重于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标准。虽然蛋的来源是农业,但在加工成蛋制品后,其监管重点会有所转移。
C选项(水产制品):水产制品的监管主要涉及海洋渔业部门或相关食品安全部门,而非农业农村部门。它们通常关注水产品的捕捞、加工和食品安全。
D选项(禽类):禽类作为农业产品,其养殖、屠宰和加工过程都受到农业农村部门的严格监管。在采购禽类产品时,为确保食品安全和符合法规要求,必须索取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检疫合格证。
综上所述,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和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范围,采购禽类时必须索取农业农村部门的检疫合格证。
因此,答案是D(禽类)。
A. 豆浆
B. 豆腐
C. 腐乳
D. 豆芽
解析:选项解析:
A. 豆浆:豆浆是大豆经过浸泡、磨碎、煮沸后制成的饮料,主要含有大豆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一些B族维生素,但维生素C含量不高,因为在加热过程中维生素C容易被破坏。
B. 豆腐:豆腐是大豆蛋白凝固而成的食品,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钙和铁等营养成分,但同样,由于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维生素C含量较低。
C. 腐乳:腐乳是通过发酵工艺制成的豆制品,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但维生素C含量并不高,并且在发酵过程中维生素C也可能会被消耗。
D. 豆芽:豆芽是由大豆或绿豆等发芽而成,与其他豆制品相比,豆芽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发芽过程中大豆中的营养素发生变化,维生素C含量增加,因此豆芽是豆类食品中含维生素C较多的。
为什么选择D:豆芽在发芽过程中会产生维生素C,而其他豆制品如豆浆、豆腐和腐乳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容易被破坏或者原本含量就不高。因此,在这四个选项中,豆芽含有相对较多的维生素C,所以正确答案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