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100%
B、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k=100%,1000‰)
C、 甲指标÷乙指标
D、 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k=100%,1000‰)
答案:A
解析:首先,构成比是用来表示某一组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比例的指标。计算构成比的公式是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除以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然后乘以100%。这样可以得到该组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说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有15个,女生有15个。我们想要计算男生在班级中的构成比。按照公式,男生的数值是15,同一事物(整个班级)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是30,所以构成比就是15/30*100% = 50%。这样我们就知道男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是50%。
A、 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100%
B、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k(k=100%,1000‰)
C、 甲指标÷乙指标
D、 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k=100%,1000‰)
答案:A
解析:首先,构成比是用来表示某一组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比例的指标。计算构成比的公式是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除以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然后乘以100%。这样可以得到该组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说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有15个,女生有15个。我们想要计算男生在班级中的构成比。按照公式,男生的数值是15,同一事物(整个班级)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是30,所以构成比就是15/30*100% = 50%。这样我们就知道男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是50%。
A. 100kcal/d
B. 200kcal/d
C. 300kcal/d
D. 400kcal/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孕期能量需求增加量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孕中期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孕妇的能量需求会有所增加,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和孕妇自身的生理变化。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100kcal/d):这个增加量相对较低,可能不足以满足孕中期孕妇的能量需求。
B选项(200kcal/d):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孕中期后能量在非孕基础上增加的量正是200kcal/d,符合题目要求。
C选项(300kcal/d):这个增加量相对较高,可能超出了实际推荐的增加范围。
D选项(400kcal/d):同样,这个增加量也超出了实际推荐的增加范围。
最后,确定答案: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孕中期后能量在非孕基础上应增加200kcal/d,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200kcal/d)。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关于孕中期后能量增加的推荐值。
A. 促进钙的吸收
B. 调节血压
C. 调节血脂
D. 维持正常视觉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
A. 促进钙的吸收:这是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而不是维生素A。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维护骨骼健康。
B. 调节血压:调节血压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某些矿物质(如钾和钙)的摄入,但不是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
C. 调节血脂:虽然维生素A对脂质代谢有一定影响,但这不是它的主要生理功能。调节血脂更多与维生素E和其他营养素相关。
D. 维持正常视觉:这是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维生素A是视网膜中视紫红质合成的重要成分,视紫红质是眼睛感光和适应黑暗环境所必需的。因此,缺乏维生素A可能导致夜盲症和其他视觉问题。
正确答案是D,因为维持正常视觉是维生素A最为人所知的生理功能。
A. 牛奶
B. 酸奶
C. 奶粉
D. 乳饮料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不同奶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比较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各种奶制品的蛋白质成分,以确定哪一种的蛋白质含量最低。
牛奶:作为原始的乳制品,牛奶含有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等。
酸奶:酸奶是通过在牛奶中添加乳酸菌发酵而成的。发酵过程可能会稍微降低蛋白质含量,但总体上,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仍然很高,且酸奶中的蛋白质更易于消化吸收。
奶粉:奶粉是牛奶经过脱水处理得到的。在脱水过程中,除了水分被去除外,其他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都被高度浓缩,因此奶粉的蛋白质含量通常高于液态牛奶。
乳饮料:乳饮料通常含有较低的乳制品成分,并添加了大量的水、糖和其他添加剂以改善口感。因此,与纯乳制品相比,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要低得多。
综上所述,牛奶、酸奶和奶粉作为乳制品,其蛋白质含量都相对较高。而乳饮料由于含有大量非乳制品成分,其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其他选项。因此,在这四个选项中,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最低。
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乳饮料)。
A. 阿托品
B. 巯基解毒剂
C. 美兰
D. 抗菌素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毒蕈中毒治疗药物的了解。
A. 阿托品:主要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来缓解中毒症状,对于肝损害型毒蕈中毒并非特效药物。
B. 巯基解毒剂:这类药物如青霉胺、N-乙酰半胱氨酸等,能够与某些毒素结合形成无毒或低毒的复合物,从而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害,是治疗肝损害型毒蕈中毒的特殊治疗药物。
C. 美兰:又称为亚甲蓝,主要用于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于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没有特殊治疗作用。
D. 抗菌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对于由毒蕈中的毒素引起的肝损害没有直接治疗作用。
因此,正确答案是B. 巯基解毒剂,因为它能够与毒素结合,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害,是治疗肝损害型毒蕈中毒的特殊治疗药物。
A. 构成身体主要成分
B. 增强肠功能
C. 可降低血糖
D. 可降低血脂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解析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膳食纤维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并基于这些功能去分析每个选项的正确性。
膳食纤维的定义与功能:
膳食纤维是指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细胞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
它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增强肠道功能(如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等),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等。
分析选项:
A选项(构成身体主要成分):膳食纤维不是构成身体(如肌肉、骨骼等)的主要成分。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作为食物的一部分被摄入,但不被人体直接吸收作为身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B选项(增强肠功能):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有助于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这是膳食纤维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C选项(可降低血糖):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食物中糖分的吸收,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这也是膳食纤维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可降低血脂):膳食纤维可以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促进其排出,从而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这同样是膳食纤维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得出结论:
根据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分析,我们可以确定A选项(构成身体主要成分)是不符合膳食纤维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的,因此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因为膳食纤维不是构成身体主要成分的物质,而它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增强肠道功能、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等。
A. 加碱
B. 高压
C. 充氮
D. 加酸
解析:选项解析:
A. 加碱:黄曲霉毒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可以通过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烧碱)等,使黄曲霉毒素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去除油中的毒素。
B. 高压:高压处理通常用于杀菌和改变食物的物理性质,但并不一定能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因为它对压力的稳定性较高。
C. 充氮:充氮是一种用于防止食品氧化的方法,通过排除氧气来延缓食品变质。但这并不直接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因此不能有效去除毒素。
D. 加酸:加酸可能会增加食品的酸度,但黄曲霉毒素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因此这一方法不适合用于去除黄曲霉毒素。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是因为在碱性条件下,黄曲霉毒素的内酯环结构会裂解,形成香豆素和肽,这些产物不再具有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因此,加碱是处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植物油的有效方法。其他选项要么对黄曲霉毒素无效,要么不能专门针对去除毒素。
A. 10%
B. 30%
C. 50%
D. 70%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学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蛋白质补充的优质蛋白质比例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并理解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对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需求。
选项A(10%):这个比例过低,通常不足以满足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对高质量蛋白质的需求。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代谢加快,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理功能,包括优质蛋白质。
选项B(30%):虽然这个比例比10%高,但仍然不足以满足高温环境下人体对优质蛋白质的高需求。优质蛋白质对于维持肌肉、骨骼和其他身体组织的健康至关重要。
选项C(50%):这个比例较为合理,能够较好地满足高温环境下人体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豆制品等,它们提供了人体必需氨基酸,对于维持身体功能和修复组织非常重要。
选项D(70%):虽然这个比例看似更高,但并非所有蛋白质都需要是优质的。适量的非优质蛋白质(如来自谷物和某些蔬菜的蛋白质)也是人体所需的,因为它们提供了额外的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
综上所述,考虑到高温环境下人体对蛋白质需求的增加,以及优质蛋白质在维持身体功能和健康方面的重要性,50%的比例是合理的选择。这既能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又能兼顾其他类型蛋白质的摄入,从而维持营养均衡。
因此,正确答案是C:50%。
A. 80-100℃
B. 150-200℃
C. 250-300℃
D. 350-400℃
解析:选项解析:
A. 80-100℃:这个温度区间通常不足以引发甘油脂中脂肪酸的聚合作用,通常在这个温度下,油脂会发生熔化,但不会产生化学结构的聚合。
B. 150-20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虽然油脂可能开始发生一些化学变化,如部分分解,但脂肪酸间或不同分子的甘油脂间的聚合作用并不显著。
C. 250-300℃:这个温度区间是油脂发生聚合作用的主要温度范围。高温可以导致脂肪酸链之间发生交联,形成更大的分子结构,这会导致油脂颜色变深、黏度增加,并产生一些可能有害的物质。
D. 350-400℃:在这个更高的温度下,油脂更可能发生严重的热分解,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但这已超出了脂肪酸聚合作用的典型温度范围。
为什么选择C:
选择C的原因是在烹饪过程中,当温度达到250-300℃时,甘油脂中的脂肪酸分子间或不同甘油脂分子间容易发生聚合作用,产生新的化合物,这个温度范围是油脂发生聚合反应的适宜温度。这个知识点对于公共营养师和营养指导员了解烹饪过程中油脂的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1个月
B. 2个月~3个月
C. 4个月~6个月
D. 7个月~8个月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婴幼儿辅食添加时间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婴幼儿营养和成长的知识来判断哪个时间段最适合开始添加辅食。
首先,我们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问题是关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何时添加辅食最好。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1个月:对于婴幼儿来说,1个月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处理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食物,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 2个月~3个月:同样,这个时间段婴幼儿的消化系统还不够成熟,过早添加辅食可能会对其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这个选项也不合适。
C. 4个月~6个月:根据婴幼儿营养和成长的标准,4个月到6个月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推荐时间段。此时,婴幼儿的消化系统逐渐成熟,可以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辅食,如米糊、果泥等,以补充母乳或配方奶无法提供的营养。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D. 7个月~8个月:虽然这个时间段也可以添加辅食,但相对于4个月到6个月来说,稍晚了一些。如果婴幼儿在4个月到6个月时已经开始接受辅食,那么他们的营养摄入会更加均衡,有助于健康成长。因此,这个选项不是最佳答案。
综上所述,根据婴幼儿营养和成长的标准,4个月到6个月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段。
因此,答案是C. 4个月~6个月。
A. 肿瘤
B. 甲亢
C. 甲低
D. 肺结核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得出最可能的诊断。
A. 肿瘤:通常不会引起怕热、多汗、易激动以及甲状腺增大和T3、T4增高,因此不符合题干描述。
B.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是正确答案。患者表现出典型的甲亢症状,如怕热、多汗、易激动、消瘦,以及甲状腺增大和心率增快。T3和T4(甲状腺激素)的增高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诊断。
C. 甲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此病的症状通常与甲亢相反,如怕冷、体重增加、心率减慢等,而且T3和T4通常会降低,因此不符合题干描述。
D. 肺结核:虽然肺结核可能导致体重减轻,但它不会引起甲状腺增大或T3、T4增高,因此也不符合题干描述。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甲亢,故答案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