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题库综合
搜索
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题库综合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47.维生素A缺乏时出现最早的体征是()。

A、 皮肤症状

B、 免疫功能下降

C、 眼部症状

D、 骨骼发育迟缓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维生素A缺乏时的早期体征。

A. 皮肤症状 - 虽然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皮肤问题,如干燥和粗糙,但这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体征。

B. 免疫功能下降 - 维生素A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其缺乏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但这也是在缺乏较长时间后才会出现的症状。

C. 眼部症状 - 维生素A对视力至关重要,其缺乏最早出现的体征通常是夜盲症,这是眼部对维生素A缺乏的敏感反应,因此这是正确答案。

D. 骨骼发育迟缓 - 维生素A对骨骼发育也很重要,但其缺乏导致的骨骼问题通常不是最早出现的体征。

所以,正确答案是C. 眼部症状,因为维生素A缺乏最早出现的体征通常是夜盲症等眼部问题。

Scan me!
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题库综合
348.信息收集方法可分为二手资料法、()和访问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720-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9.通过标准化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尽量接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900-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0.()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ae3-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1.()已完成从奶类食物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d26-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2.下列不属于维生素A缺乏判定标准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f12-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3.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13a-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4.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指捏起部位()cm处的皮褶厚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373-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5.工业三废不合理排放造成的食品污染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599-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6.任意一次尿液样品收集的部分是尿液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7c3-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7.对于举重、投掷等要求较大力量运动项目,含氮物质代谢强,故食物中()供给量应提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9a1-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题库综合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题库综合

347.维生素A缺乏时出现最早的体征是()。

A、 皮肤症状

B、 免疫功能下降

C、 眼部症状

D、 骨骼发育迟缓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维生素A缺乏时的早期体征。

A. 皮肤症状 - 虽然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皮肤问题,如干燥和粗糙,但这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体征。

B. 免疫功能下降 - 维生素A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其缺乏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但这也是在缺乏较长时间后才会出现的症状。

C. 眼部症状 - 维生素A对视力至关重要,其缺乏最早出现的体征通常是夜盲症,这是眼部对维生素A缺乏的敏感反应,因此这是正确答案。

D. 骨骼发育迟缓 - 维生素A对骨骼发育也很重要,但其缺乏导致的骨骼问题通常不是最早出现的体征。

所以,正确答案是C. 眼部症状,因为维生素A缺乏最早出现的体征通常是夜盲症等眼部问题。

Scan me!
公共营养师、营养指导员题库综合
相关题目
348.信息收集方法可分为二手资料法、()和访问法。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采集法

D. 描述法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理解的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题目中提到的“信息收集方法”这一概念,再逐个分析选项,找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理解背景信息:信息收集方法是指用于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系列技术和手段。在这个问题中,题目已经给出了两种信息收集方法:二手资料法和访问法,现在需要找出另一种与之并列的方法。

理解问题核心: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找出哪种方法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收集方法”的另一种形式。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实验法):
实验法在某些情境下确实可以作为一种信息收集的方法,尤其是当需要验证某个假设或理论时。虽然它通常更侧重于科学研究和验证,但在广义的信息收集范畴内,实验法可以产生和提供新的信息,因此可以视为信息收集的一种方法。此外,考虑到题目中提到的二手资料法和访问法分别侧重于已有资料的利用和直接询问获取信息,实验法则提供了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获取信息的方式,三者各有侧重,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收集体系。

B选项(调查法):
调查法虽然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收集方法,但在这个问题的语境下,它可以被视为访问法的一种扩展或具体化形式。访问法本质上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如问卷调查、访谈等)向受访者收集信息,而调查法通常也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手段进行的。因此,将调查法作为与二手资料法和访问法并列的第三种信息收集方法,可能会存在逻辑上的重叠。

C选项(采集法):
采集法通常指的是直接从现场或源头获取数据或样本的方法,如地质勘探中的样本采集等。在信息收集的语境下,采集法更多地被视为获取原始数据或实物样本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广义上的信息收集方法。它更侧重于数据的物理获取,而不涉及数据的处理、分析或解释,因此与二手资料法和访问法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D选项(描述法):
描述法通常指的是对事物进行描述或说明的方法,它更多地是一种表达手段,而不是一种信息收集方法。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描述法可能会被用作一种辅助手段来阐述或解释收集到的信息,但它本身并不产生新的信息。

综上所述,考虑到实验法在信息收集领域中的独特性和与题目中提到的其他两种方法(二手资料法和访问法)的互补性,我们选择A选项(实验法)作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720-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9.通过标准化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尽量接近()。

A. 计算值

B. 真值

C. 估计值

D. 国际标准值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体格测量精确度和准确度概念的理解。

A. 计算值:这是通过某种计算方法得出的数值,它可能是准确的,也可能存在误差,不一定能代表测量的真实情况。 B. 真值:这是指一个量的真正值,即没有误差的理想数值。体格测量的目的是要得到尽量接近真实情况的数值,因此提高精确度和准确度是为了接近真值。 C. 估计值:这是基于某些数据或经验对数值的猜测,通常精确度和准确度不高。 D. 国际标准值:这是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数值,但它可能是一个范围或平均值,并不代表个体的真实测量值。

选择B是因为体格测量的标准化目的是减少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尽可能地接近个体的真实体格情况,即真值。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两者都体现了对真值的追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900-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0.()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A. 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B.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C.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D. 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理解的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题目背景信息和问题核心,再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并将其与问题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对比。

理解题目背景信息: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问的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理解问题核心:我们需要找出哪个选项最符合“科学依据”的定义。

现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食品安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虽然能提供一定的数据和信息,但它更多地是对现状的反映,而非制定或修订标准的直接科学依据。

B选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风险评估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系统性评估,其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出食品的安全性,因此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直接科学依据。

C选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制定和执行标准的依据,但它本身并不是科学评估的结果,而是基于科学评估和其他因素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D选项(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国际标准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但它更多是作为参考或指导,而非直接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B选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因为它直接来源于科学的风险评估过程,能准确反映食品的安全性,为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直接依据。

因此,答案是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ae3-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1.()已完成从奶类食物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

A. 婴儿

B. 幼儿

C. 学龄前儿童

D. 学龄儿童

解析:选项A:婴儿,通常指的是1岁以下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食物是母乳或配方奶,逐渐开始添加辅食,但并未完成从奶类食物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

选项B:幼儿,一般指的是1至3岁的儿童。这个时期,儿童开始逐渐增加固体食物的摄入,但仍以奶类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未完全过渡到以谷类食物为主。

选项C: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至6岁的儿童。在这个阶段,儿童通常已经完成了从奶类食物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饮食结构更加接近成人,但仍然需要丰富的营养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选项D:学龄儿童,指的是6至12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饮食习惯,以谷类食物为主,奶类作为辅助,但题目中强调的是“已完成过渡”,所以这个选项并不准确。

答案:C。学龄前儿童已完成从奶类食物到谷类食物为主的过渡。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发育和饮食习惯已经发展到可以适应以谷类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同时奶类食品虽然仍很重要,但已不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d26-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2.下列不属于维生素A缺乏判定标准的是()。

A. 血清视黄醇含量低于0.35μmol/L

B. 生理盲点缩小

C. 眼结膜杯状细胞消失

D. 尿液上皮细胞超过3个/mm3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维生素A缺乏判定标准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维生素A缺乏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来判断哪个选项不属于其判定标准。

首先,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 血清视黄醇含量低于0.35μmol/L:
维生素A在体内主要以视黄醇(或称为维生素A醇)的形式存在。血清视黄醇含量是评估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低于某一阈值(如0.35μmol/L)通常被认为是维生素A缺乏的生化证据。因此,A选项是维生素A缺乏的判定标准之一。

B. 生理盲点缩小:
生理盲点是视网膜上视神经进入眼球的部位,此处没有感光细胞,因此无法感知光线。维生素A缺乏时,通常会导致视网膜功能受损,但主要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或视野缩小,而非缩小。因此,B选项与维生素A缺乏的生理表现不符。

C. 眼结膜杯状细胞消失:
维生素A对维持眼部健康至关重要,包括结膜的健康。维生素A缺乏时,眼结膜可能出现干燥、角化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杯状细胞(负责分泌润滑眼部的黏液的细胞)消失。因此,C选项是维生素A缺乏的眼部表现之一。

D. 尿液上皮细胞超过3个/mm³:
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组织(包括尿道上皮)可能受损,导致尿液中上皮细胞数量增加。尿液上皮细胞数量超过一定阈值(如3个/mm³)是维生素A缺乏的一个辅助判定指标。因此,D选项也是维生素A缺乏的判定标准之一。

综上所述,B选项“生理盲点缩小”与维生素A缺乏的生理和生化表现不符,因此是不属于维生素A缺乏判定标准的选项。

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cf12-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3.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

A. 7~8天达到高峰

B. 7~8天降至最低

C. 7~8天开始增加

D. 7~8天明显减少

解析:选项A:7~8天达到高峰。这个选项正确,因为在腌制蔬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与微生物活动有关,一般在腌制初期,微生物活动导致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大约在第7到第8天达到最高值。

选项B:7~8天降至最低。这个选项不正确,因为亚硝酸盐含量在腌制过程中是先增加后减少,不会在7~8天就降至最低。

选项C:7~8天开始增加。这个选项不完全正确,亚硝酸盐含量在腌制过程中确实会增加,但并不是从7~8天开始,而是从腌制初期就开始逐渐增加。

选项D:7~8天明显减少。这个选项不正确,因为亚硝酸盐含量在腌制过程中的减少通常是在达到高峰之后,而不是在7~8天。

正确答案是A,因为在腌制蔬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通常在腌制后7~8天达到高峰,这是因为腌制初期,蔬菜中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随着腌制时间的推移,亚硝酸盐含量逐渐积累,大约在第7到第8天达到最高值。随后,随着腌制环境的逐步稳定,亚硝酸盐含量可能会逐渐降低。因此,选择A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13a-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4.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指捏起部位()cm处的皮褶厚度。

A. 0.5

B. 1

C. 1.5

D. 2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皮褶厚度测量方法的题目。我们需要根据皮褶测量的标准流程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右手使用皮褶计测量距离左手拇指捏起部位一定距离处的皮褶厚度。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0.5cm):如果测量点距离捏起部位仅0.5cm,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皮褶的真实厚度,因为测量点过于接近捏起部位,可能会受到手指压力的影响。
B选项(1cm):这是皮褶测量的标准距离。在标准的皮褶测量方法中,通常会在捏起皮肤后,使用皮褶计在距离捏起部位1cm处测量皮褶厚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C选项(1.5cm):如果测量点距离捏起部位1.5cm,可能会因为距离过远而无法准确反映捏起部位的皮褶厚度。
D选项(2cm):同样,测量点距离捏起部位过远,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综上所述,根据皮褶测量的标准流程和方法,正确的测量点应该是距离捏起部位1cm处。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1cm)。这个选项符合皮褶测量的标准操作,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373-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5.工业三废不合理排放造成的食品污染属于()。

A. 生物性污染

B. 物理性污染

C. 化学性污染

D. 放射性污染

解析:选项解析:

A. 生物性污染:通常指的是由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污染,这与工业三废的排放无直接关系。

B. 物理性污染:指的是由物理因素如尘埃、金属碎屑等造成的污染,虽然工业排放可能包含物理性污染物,但这不是其主要特征。

C. 化学性污染:指的是由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造成的污染。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中常含有大量的化学污染物,这些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污染食品。

D. 放射性污染:指的是由放射性物质如铀、钚等造成的污染,这种情况一般与核工业相关,不是普通工业三废排放的特征。

为什么选择C:工业三废不合理排放通常包含多种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可能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食品的安全,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因此,正确答案是C,化学性污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599-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6.任意一次尿液样品收集的部分是尿液的()。

A. 前段

B. 中段

C. 后段

D. 全部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尿液样品收集部位的选择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前段:尿液的前段可能受到尿道、膀胱等器官残留物质(如细菌、上皮细胞等)的影响,因此其成分可能不够纯净,不适合作为尿液分析的样品。

B. 中段:中段尿是在排尿过程中,排除了前段可能受到的污染后收集的尿液。它更能代表膀胱内尿液的真实成分,因此是尿液分析的理想样品。

C. 后段:尿液的后段可能受到膀胱排空时挤压出的残留物质的影响,其成分也可能不够稳定或纯净。

D. 全部:虽然收集全部尿液可以提供更多的样本量,但其中可能包含了前段和后段尿液的污染成分,因此不是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中段尿最能代表膀胱内尿液的真实成分,且避免了前段和后段可能受到的污染。因此,正确答案是B,即中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7c3-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7.对于举重、投掷等要求较大力量运动项目,含氮物质代谢强,故食物中()供给量应提高。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碳水化合物

D. 维生素

E.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营养学中关于不同运动项目对营养素需求的知识。

A. 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构成成分,尤其在力量型运动中,肌肉的修复和增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含氮物质主要指的是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而氨基酸含有氮元素。因此,对于举重、投掷等需要较大力量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支持肌肉的修复和增长。

B. 脂肪:虽然脂肪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并且对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保护内脏等方面也起到作用,但它们不是力量型运动中首要增加的营养素。

C.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运动时的主要能量来源,对耐力型运动尤为重要。然而,虽然力量型运动员也需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支持训练和比赛,但题目中特别强调了含氮物质代谢强,所以碳水化合物不是最佳选项。

D. 维生素:维生素对于身体的各项功能都至关重要,如参与能量代谢、促进细胞分裂等,但它们并不直接参与肌肉力量的增加或含氮物质的代谢。

E. 选项E没有给出具体内容,因此不予考虑。

答案选择A(蛋白质)是因为力量型运动项目对肌肉的依赖较大,而肌肉的构成和修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且蛋白质代谢涉及含氮物质。因此,在食物中提高蛋白质的供给量对这类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53b-1d53-d9a1-c079-0748dfede3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