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铁
B、 锌
C、 硒
D、 硫胺素
答案:C
解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它能够帮助细胞抵御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A. 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功能是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帮助氧气的运输,并不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
B. 锌:锌同样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对免疫系统、细胞分裂和伤口愈合等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C. 硒: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酶的活性中心,能够帮助酶催化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因此选C。
D. 硫胺素:硫胺素也称为维生素B1,是脱羧辅酶的组成部分,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但不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构成。
所以正确答案是C,因为只有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部分,并且对其活性至关重要。
A、 铁
B、 锌
C、 硒
D、 硫胺素
答案:C
解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它能够帮助细胞抵御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A. 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功能是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帮助氧气的运输,并不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
B. 锌:锌同样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对免疫系统、细胞分裂和伤口愈合等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C. 硒: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酶的活性中心,能够帮助酶催化过氧化氢和脂质过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因此选C。
D. 硫胺素:硫胺素也称为维生素B1,是脱羧辅酶的组成部分,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但不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构成。
所以正确答案是C,因为只有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部分,并且对其活性至关重要。
A. 世界卫生组织(WHO)
B.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C. 我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 我国省级人民政府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婴幼儿食品营养卫生标准制定者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确定哪个机构负责制定婴幼儿主、辅食食品的营养卫生标准。
A. 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权威机构,负责制定和推广全球性的健康标准和政策,包括婴幼儿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标准。然而,在具体国家的实施上,通常会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
B.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粮农组织主要负责全球粮食和农业问题,虽然与食品安全有关,但并不直接负责制定婴幼儿食品的营养卫生标准。
C. 我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在我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内的食品卫生标准,包括婴幼儿食品。然而,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符合”的标准,这通常指的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标准,而不仅仅是国内标准。但在此情境下,如果仅从符合某个标准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相关行政部门当然也会制定并执行标准。不过,题目的语境更偏向于寻找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国际认可度的标准制定者。
D. 我国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通常执行国家层面的法律和政策,并在其管辖范围内制定更具体的规定。它们并不直接负责制定婴幼儿食品的营养卫生标准。
解析与答案选择:
从全球范围来看,婴幼儿食品的营养卫生标准通常由世界卫生组织这样的国际组织来制定和推广,以确保标准的普遍性和科学性。
虽然在我国,这些标准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情进行具体化和执行,但题目强调的是“必须符合”的标准,这更倾向于一个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国际标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国会根据世卫组织的指导原则,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
尽管世卫组织在全球层面制定标准,但考虑到题目语境中强调的“必须符合”的普遍性,以及选项中未直接提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执行”的表述,选择A(世界卫生组织)作为答案,主要基于其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和推广婴幼儿食品营养卫生标准的权威性和普遍性。因此,虽然我国有具体的执行机构,但在此题目的语境下,A选项更为贴切。
需要注意的是:在真实情境下,婴幼儿食品的营养卫生标准通常是由国际组织制定指导原则,而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化和执行。这里的答案选择更多地是基于题目表述和选项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碳水化合物
D. 蔗糖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构成成分,参与身体的生长、修复和维持各种生理功能,但不是大脑主要的能量来源。
B. 葡萄糖:葡萄糖是大脑能量的主要来源。在正常情况下,大脑几乎完全依赖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C.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的来源之一,但它们需要被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大脑利用。因此,虽然碳水化合物对大脑能量供应很重要,但它们本身不是大脑的直接能量来源。
D. 蔗糖:蔗糖是一种双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它需要被分解成单糖(如葡萄糖)才能被大脑利用,因此它也不是大脑的直接能量来源。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B(葡萄糖)是因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大脑的唯一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大脑对能量的需求非常高,而葡萄糖是最快、最直接为大脑提供能量的物质。其他选项虽然也与能量供应相关,但不是大脑直接使用的形式。因此,正确答案是B. 葡萄糖。
A. 毒性和致癌性
B. 致癌性和致畸性
C. 致畸性和致突变性
D. 毒性和致死性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黄曲霉毒素特性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黄曲霉毒素的已知特性来判断哪个选项最准确地描述了它。
首先,我们分析每个选项:
A. 毒性和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毒素,对人体和动物都有极高的毒性。更重要的是,它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能够增加患肝癌等癌症的风险。
B. 致癌性和致畸性:
虽然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它具有致畸性(即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的能力)。因此,这个选项不完全准确。
C. 致畸性和致突变性:
同样,黄曲霉毒素的致畸性并未得到明确证实,而它的致突变性(即改变DNA结构的能力)虽然存在,但在这个问题的语境下,不是其最显著或最主要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该选项未提及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D. 毒性和致死性:
黄曲霉毒素确实具有毒性,但“致死性”这一描述过于笼统且不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更重要的是,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长期危害在于其致癌性,而非简单的致死性。
综上所述,黄曲霉毒素最显著和重要的特性是其毒性和致癌性。这两个特性共同构成了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威胁。
因此,正确答案是A:毒性和致癌性。
A. 尼克酸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
E.
解析:选项A:尼克酸(又称为烟酸,即维生素B3)在一般的烹调加工中相对稳定,损失较小。它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但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尤其是那些耐热性较好的水溶性维生素,通常损失不会太大。
选项B:维生素C(抗坏血酸)在烹调加工中非常容易损失,尤其是在高温和长时间烹调的条件下。它也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对热、光和氧气都非常敏感。
选项C:维生素A(视黄醇)在烹调加工中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尤其是当食物暴露在高温和氧气中时。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视黄醇形式以及植物性食品中的胡萝卜素形式,后者在烹调过程中可能会被破坏。
选项D:此选项未给出具体是哪一种维生素E,但通常指的是α-生育酚。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相对稳定,但在高温和长时间烹调过程中仍可能有所损失,尤其是当与空气接触时。
为什么选择A:在上述选项中,尼克酸在一般的烹调加工中损失最小。这是因为尼克酸相对耐热,不容易被烹饪过程中的高温破坏,因此在烹饪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留。而维生素C是最容易在烹调过程中损失的,维生素A和E虽然相对稳定,但在烹饪过程中仍会有一定损失,尤其是维生素E在高温和氧气条件下。因此,根据题目要求,尼克酸(选项A)是损失最小的维生素。
A. 较长期
B. 当前
C. 较长期和当前
D. 无法判断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儿童营养状况评估指标理解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年龄别身高”这一指标所能反映的营养状况时间段。
理解指标:
年龄别身高:这是一个通过比较儿童的实际身高与其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差异来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它主要关注的是儿童在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发育情况。
分析选项:
A. 较长期:年龄别身高通过对比同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可以反映出儿童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营养摄入、生长发育速度等,因此它反映的是较长期(一段时间)的营养状况。
B. 当前:虽然身高可以即时测量,但年龄别身高这一指标本身是通过与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比较来得出的,它更多地反映了儿童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发育,而非仅仅当前的营养状况。
C. 较长期和当前:这个选项混淆了年龄别身高的实际意义。它虽然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生长发育,但并非同时反映当前和较长期的营养状况。
D. 无法判断:这个选项显然不正确,因为年龄别身高是可以明确反映儿童较长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确定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年龄别身高主要反映的是儿童在过去一段时间(即较长期)内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因此,正确答案是A。
综上所述,年龄别身高可应用于儿童,主要反映其较长期的营养状况,因此选择A选项。
A. 蔬菜
B. 水果
C. 肉类
D. 谷类
解析:选项解析:
A. 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但它们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不能满足儿童的全部营养需求。
B. 水果:水果同样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儿童的健康有益,但和蔬菜一样,它们主要作为辅助食物,不能作为主食提供全面的营养。
C. 肉类:肉类是优质蛋白质和铁等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然而,过量摄入肉类可能导致脂肪摄入过多,而且单纯的肉类不能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D. 谷类:谷类食物如米饭、面条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能够提供儿童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学龄前儿童的活动量大,需要充足的能量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谷类作为主食是合适的。
为什么选择D: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能量来支持日常活动和身体发育。谷类食物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能够提供必要的能量,同时还可以搭配其他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来满足儿童对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因此,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中应以谷类为主食,再辅以其他食物以达到营养均衡。所以正确答案是D. 谷类。
A. 早餐
B. 午餐
C. 晚餐
D. 加餐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饮食习惯选择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来分析各个选项。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选项:
题目关注的是大学生容易忽视的一餐。
选项包括:A. 早餐 B. 午餐 C. 晚餐 D. 加餐
接下来,我们分析每个选项:
A. 早餐:大学生由于课程安排、早晨起床时间较晚或赶时间上课等原因,往往容易忽视早餐。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为身体提供开始新一天所需的能量,但大学生群体中不吃早餐的现象相对普遍。
B. 午餐:午餐通常是在学校食堂或外面餐馆解决,由于时间相对充裕,且午餐是一天中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因此大学生一般不太可能忽视午餐。
C. 晚餐:晚餐是一天中放松的时刻,大学生往往有时间和心情准备或享用晚餐,因此也不太可能忽视。
D. 加餐:加餐并非每餐必吃,更多是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来选择,因此不能算作大学生容易忽视的一餐。
综上所述,考虑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及早餐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早餐。
因此,答案是A. 早餐。
A. 纤维状蛋白与球状蛋白
B. 单纯蛋白质与结合蛋白质
C. 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与不完全蛋白
D. 优质蛋白与非优质蛋白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蛋白质的分类方法。
A. 纤维状蛋白与球状蛋白:这是根据蛋白质的物理形态进行分类的,纤维状蛋白如胶原蛋白,球状蛋白如酶蛋白。但这并不是根据化学组成的复杂程度来分类的。
B. 单纯蛋白质与结合蛋白质:这是根据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来分类的。单纯蛋白质仅由氨基酸组成,而结合蛋白质则除了氨基酸外,还含有非蛋白质部分,如糖类、脂质或核酸等。因此,这种分类反映了蛋白质化学组成的复杂程度。
C. 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与不完全蛋白:这是根据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来分类的,主要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相关,而非化学组成的复杂程度。
D. 优质蛋白与非优质蛋白:这也是根据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来分类的,优质蛋白通常指的是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而非优质蛋白则可能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
因此,正确答案是B,因为它是根据蛋白质化学组成的复杂程度来进行分类的。
A. 12.1%、35.1%、52.8%
B. 13.1%、42.1%、45.8%
C. 15.3%、35.1%、49.7%
D. 12.1%、42.1%、45.8%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学中供能比计算的问题。供能比是指某种营养素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百分比。为了计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它们各自每克提供的能量(分别为4kcal/g、9kcal/g、4kcal/g),然后计算全天总能量摄入,最后分别计算每种营养素的供能比。
计算每种营养素提供的能量:
蛋白质:50.6g × 4kcal/g = 202.4kcal
脂肪:65.0g × 9kcal/g = 585kcal
碳水化合物:220.3g × 4kcal/g = 881.2kcal
计算全天总能量摄入:
总能量 = 202.4kcal + 585kcal + 881.2kcal = 1668.6kcal
计算每种营养素的供能比:
蛋白质供能比 = (202.4kcal / 1668.6kcal) × 100% ≈ 12.1%
脂肪供能比 = (585kcal / 1668.6kcal) × 100% ≈ 35.1%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 (881.2kcal / 1668.6kcal) × 100% ≈ 52.8%
根据以上计算,李某一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分别是12.1%、35.1%、52.8%,与选项A相符。
因此,答案是A。这个计算过程展示了如何通过给定的营养素摄入量来计算各自的供能比,是营养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A. 食堂周围环境要保持卫生、安全
B. 食堂内部环境整洁、规范,无有害昆虫
C. 食堂室内无油垢,地面无污物
D. 食堂与外界保持良好通道,方便人员进出
解析:选项A:食堂周围环境要保持卫生、安全。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因为食堂周围环境的卫生与安全直接关系到食品卫生和就餐人员的健康安全。
选项B:食堂内部环境整洁、规范,无有害昆虫。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食堂内部环境必须保持整洁规范,并且没有有害昆虫,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就餐环境的舒适。
选项C:食堂室内无油垢,地面无污物。这个选项同样正确,食堂内部不应有油垢和污物,这既是卫生要求也是为了防止细菌滋生。
选项D:食堂与外界保持良好通道,方便人员进出。这个选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不正确。因为食堂与外界保持良好通道虽然方便人员进出,但同时也可能使得外界的有害因素如灰尘、昆虫等更容易进入食堂内部,从而影响食堂的卫生环境。正确的做法是食堂应有适当的门禁措施,既能保证人员出入方便,又能有效控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入。
因此,答案选D,因为D选项的说法在食堂环境卫生要求中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