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适量碳水化合物摄入
B、 增加总膳食摄入量
C、 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D、 增加矿物质摄入
E、 增加油脂摄入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孕妇在早孕期间的营养需求及注意事项。
A. 适量碳水化合物摄入:正确。早孕反应可能会导致孕妇食欲不振,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减轻孕吐带来的不适,同时维持血糖水平,避免酮症酸中毒。
B. 增加总膳食摄入量:错误。早孕反应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孕妇可能无法正常进食,因此增加总膳食摄入量可能不切实际,应更注重食物的质量而非数量。
C. 增加蛋白质摄入量:错误。虽然蛋白质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很重要,但在早孕期间,如果孕妇有严重的孕吐反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可能不现实,应等待孕吐减轻后再逐步增加。
D. 增加矿物质摄入:错误。矿物质如钙、铁等对孕妇健康至关重要,但“增加”摄入并不适用于所有早孕反应的孕妇。应根据具体情况适量补充,过量摄入可能有害。
E. 增加油脂摄入:错误。适量油脂摄入是必要的,但“增加”摄入并不适合所有早孕反应的孕妇。过量油脂摄入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答案是A,适量碳水化合物摄入。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适量摄入有助于缓解早孕反应带来的不适,同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A、 适量碳水化合物摄入
B、 增加总膳食摄入量
C、 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D、 增加矿物质摄入
E、 增加油脂摄入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孕妇在早孕期间的营养需求及注意事项。
A. 适量碳水化合物摄入:正确。早孕反应可能会导致孕妇食欲不振,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减轻孕吐带来的不适,同时维持血糖水平,避免酮症酸中毒。
B. 增加总膳食摄入量:错误。早孕反应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孕妇可能无法正常进食,因此增加总膳食摄入量可能不切实际,应更注重食物的质量而非数量。
C. 增加蛋白质摄入量:错误。虽然蛋白质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很重要,但在早孕期间,如果孕妇有严重的孕吐反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可能不现实,应等待孕吐减轻后再逐步增加。
D. 增加矿物质摄入:错误。矿物质如钙、铁等对孕妇健康至关重要,但“增加”摄入并不适用于所有早孕反应的孕妇。应根据具体情况适量补充,过量摄入可能有害。
E. 增加油脂摄入:错误。适量油脂摄入是必要的,但“增加”摄入并不适合所有早孕反应的孕妇。过量油脂摄入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答案是A,适量碳水化合物摄入。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适量摄入有助于缓解早孕反应带来的不适,同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A. 12种以上
B. 15种以上
C. 10种以上
D. 13种以上
E. 8种以上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食物多样化建议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营养学的推荐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食物种类数量。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食物多样化是健康饮食的重要原则,它有助于确保身体获取到所有必需的营养素。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12种以上):这个选项符合营养学中关于食物多样化的普遍建议。通常建议,为了保持营养均衡,平均每天应摄入不重复的食物种类至少达到12种以上。
B选项(15种以上):虽然增加食物种类可能进一步增加营养素的摄入,但这不是通常的营养推荐标准。
C选项(10种以上):这个数量低于通常推荐的食物多样化标准。
D选项(13种以上):同样,这个数量也高于通常的推荐,但不是标准答案。
E选项(8种以上):这个数量明显低于食物多样化的推荐标准。
综上所述,根据营养学的普遍建议,为了保持营养均衡,平均每天应摄入不重复的食物种类至少达到12种以上。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12种以上)。
A. 油脂类每天50g;
B. 肉禽鱼蛋每天150~200g;
C. 谷类每天200~250g;
D. 蔬菜每天400~500g左右,水果每天200~300g;
E. 鲜奶每天300~500ml;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孕中期妇女的膳食推荐量。下面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油脂类每天50g:这个选项是错误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孕中期妇女的油脂摄入量应适当增加,推荐量为每天50~60g,以满足胎儿大脑发育的需要。
B. 肉禽鱼蛋每天150~200g: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孕中期妇女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推荐的肉禽鱼蛋摄入量为每天150~200g。
C. 谷类每天200~250g: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谷类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孕中期妇女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200~250g。
D. 蔬菜每天400~500g左右,水果每天200~300g:这个选项是正确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非常重要。推荐的摄入量为蔬菜每天400~500g,水果每天200~300g。
E. 鲜奶每天300~500ml: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牛奶富含钙质,对孕妇和胎儿的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推荐的鲜奶摄入量为每天300~500ml。
综上所述,选项A的说法与推荐的摄入量不符,因此答案是A。
A. 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
B. 开展形式多样的营养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营造营养健康氛围
C. 连续2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连续3年未受过食品安全相关行政处罚
D. 对所提供的餐饮食品进行营养标示
E. 设立”营养健康角”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要求的理解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确定哪个选项不是建设营养健康食堂的必须要求。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选项内容:
题目要求识别出哪个选项不是《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中规定的建设营养健康食堂的必须要求。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选项(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这是营养健康食堂建设中专业指导的保障,符合营养健康食堂的建设要求。
B选项(开展形式多样的营养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营造营养健康氛围):这是提升员工和顾客营养健康意识的重要措施,也是营养健康食堂的一部分。
C选项(连续2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连续3年未受过食品安全相关行政处罚):这个选项描述的是食品安全的历史记录,而非营养健康食堂建设的直接要求。营养健康食堂的重点在于提供营养健康的食物和进行相关教育,而不是仅仅依据过去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未受处罚来评判。
D选项(对所提供的餐饮食品进行营养标示):这是营养健康食堂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助于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E选项(设立“营养健康角”):这是营养健康食堂中提供营养信息和教育的一个角落或区域,符合营养健康食堂的建设要求。
综上所述,C选项(连续2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连续3年未受过食品安全相关行政处罚)是描述食品安全历史记录的,而非营养健康食堂的直接建设要求,因此是不包括在内的选项。
因此,答案是C。
A. 维生素B12
B. 铁
C. 钠
D. 钙
E. 叶酸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妊娠期间母体消化系统变化对营养素吸收的影响。
选项解析如下:
A. 维生素B12:妊娠期间,由于母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增加,维生素B12的吸收通常会提高,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B. 铁:妊娠期间,母体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肠道对铁的吸收也会相应增加,以预防贫血。
C. 钠:妊娠期间,母体对钠的吸收并不会显著增加。相反,过多的钠摄入可能导致水肿和高血压等问题,因此这个选项是不包括在内的。
D. 钙:妊娠期间,母体对钙的需求量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也会提高,以支持胎儿的骨骼和牙齿发育。
E. 叶酸:妊娠期间,叶酸的摄入对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非常重要,因此母体对叶酸的吸收会增加。
为什么选C:在这几个选项中,钠是唯一一个在妊娠期间母体肠道吸收不会显著增加的营养素。因此,正确答案是C. 钠。
A. 病死率
B. 治愈率
C. 患病率
D. 发病密度
E. 累积发病率
解析:这是一道流行病学指标理解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每个选项,并找出与题目描述最匹配的指标。
理解关键信息:题目描述的是对某城市进行为期一年的糖尿病新发病例统计。
分析选项:
A选项(病死率):表示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与该期间内患某病的病人数的比值,用于衡量某病致死严重程度。与题目要求不符,因为题目关注的是新发病例,而非死亡病例。
B选项(治愈率):指某病治愈人数占接受治疗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反映治疗某病的水平。同样,这与新发病例统计无关。
C选项(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它包括了新旧病例,而题目要求的是新发病例。
D选项(发病密度):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这与题目描述的对新发病例的统计完全吻合。
E选项(累积发病率):表示在观察期开始时尚未患病的人中,在观察期内发生某病的频率,常用于慢性病。虽然与新发病例有关,但通常用于更长时间跨度的观察,且计算方式侧重于观察期初未患病的人群,与题目要求的为期一年的新发病例统计不完全对应。
综上所述,D选项(发病密度)最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它准确地反映了在特定期间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
因此,答案是D.发病密度。
A. 总脂肪摄入量
B. 总蛋白摄入量
C. 总碳水化合物
D. 总能量消耗
E. 总膳食摄入量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能量平衡的概念。
选项解析如下:
A. 总脂肪摄入量:脂肪是能量的来源之一,但仅关注脂肪摄入量并不能全面反映能量平衡状态。
B. 总蛋白摄入量:蛋白质同样可以提供能量,但与脂肪一样,单独考虑蛋白摄入量也不能代表整体的能量平衡。
C. 总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但仅考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也不足以描述能量平衡。
D. 总能量消耗:这个选项正确。能量平衡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摄入的总能量与消耗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保持总能量摄入与总能量消耗平衡,是维持体重稳定的关键。
E. 总膳食摄入量:这个选项虽然包含了能量来源,但并未直接指出能量的消耗,因此不能准确描述能量平衡。
为什么选D:因为能量平衡的核心是摄入的总能量与消耗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只有当这两者相等时,个体的体重才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正确答案是D. 总能量消耗。
A. 执行营养教育计划
B. 评价营养教育计划
C. 根据对营养与健康问题的评估设计营养教育计划
D. 广泛收集和利用已有的宣传资料
E. 尽可能多的利用传播媒介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考察营养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逐一分析选项以确定正确答案。
A. 执行营养教育计划:执行是计划的实施阶段,虽然重要,但它不是营养教育成功的基础。一个计划无论执行得多好,如果其设计本身就有问题,那么成功的机会也会大打折扣。
B. 评价营养教育计划:评价是计划执行后的反馈环节,用于评估计划的效果和进行必要的调整。虽然评价对于持续改进至关重要,但它同样不是营养教育成功的基础。
C. 根据对营养与健康问题的评估设计营养教育计划:这一选项强调了在设计营养教育计划之前,需要对营养与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估。这种基于需求的计划设计能够确保教育内容与受众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这是营养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D. 广泛收集和利用已有的宣传资料:虽然收集和利用宣传资料对于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帮助,但它不是成功的基础。资料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满足受众的需求。
E. 尽可能多的利用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很重要,但它同样不是营养教育成功的基础。媒介只是传递信息的手段,关键在于信息的内容和质量。
综上所述,根据对营养与健康问题的评估来设计营养教育计划,能够确保教育内容与受众需求的高度契合,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遵守平衡饮食原则,合理搭配
B. 控制脂肪,忌荤油、肥肉、煎炸和甜食,应少盐
C. 每餐应包括谷薯类、蔬菜类、畜禽鱼蛋类和烹调油
D. 谷薯类、果蔬类、肉蛋类、油脂类四类食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换
E. 根据血糖调整食物种类和量
解析:选项A:遵守平衡饮食原则,合理搭配。这是正确的,食物交换份法编制食谱时,需要保证饮食的平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
选项B:控制脂肪,忌荤油、肥肉、煎炸和甜食,应少盐。这也是正确的,为了保持健康,应控制脂肪摄入,减少荤油、肥肉、煎炸和甜食的摄入,同时注意盐的摄入量。
选项C:每餐应包括谷薯类、蔬菜类、畜禽鱼蛋类和烹调油。这是正确的,每餐包含这几类食物可以保证营养均衡。
选项D:谷薯类、果蔬类、肉蛋类、油脂类四类食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换。这是错误的,食物交换份法是指在同一类食物中,可以相互交换,例如不同种类的蔬菜之间可以交换,但不同类别的食物(如谷薯类和肉蛋类)不能直接相互交换,因为它们的营养成分和作用不同。
选项E:根据血糖调整食物种类和量。这是正确的,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食物种类和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正确答案是D,因为谷薯类、果蔬类、肉蛋类、油脂类四类食物之间不能相互交换。
A. 蛋氨酸
B. 苯丙氨酸
C. 苏氨酸
D. 酪氨酸
E. 亮氨酸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理解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人体条件必需氨基酸,并从给定的选项中找出符合这一定义的答案。
人体条件必需氨基酸的定义:条件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正常生理条件下,通常能够自身合成,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疾病、衰老、严重应激等)人体合成不能满足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分析选项:
A选项(蛋氨酸):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不符合条件必需氨基酸的定义。
B选项(苯丙氨酸):同样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是合成人体重要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前体物质,不符合条件必需氨基酸的定义。
C选项(苏氨酸):也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参与脂肪代谢,不符合条件必需氨基酸的定义。
D选项(酪氨酸):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自身合成酪氨酸,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苯丙酮尿症患者),人体对酪氨酸的需求增加,而自身合成不能满足,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符合条件必需氨基酸的定义。
E选项(亮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对调节血糖、促进蛋白质合成有重要作用,不符合条件必需氨基酸的定义。
确定答案:根据以上分析,只有D选项(酪氨酸)符合条件必需氨基酸的定义。
因此,答案是D.酪氨酸。
A. 150~200g;
B. 300~500g;
C. 400~500g;
D. 350-500g;
E. 200~350g;
解析:选项解析:
A. 150~200g:这个选项提出的新鲜水果摄入量范围较低,可能不足以满足成年人的日常营养需求。
B. 300~500g:这个选项的水果摄入量范围偏大,虽然摄入更多水果有利于健康,但不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量。
C. 400~500g:同选项B,这个摄入量也偏大,不是指南推荐的摄入量。
D. 350-500g:这个选项的摄入量范围仍然偏大,并且上限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
E. 200~350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新鲜水果量,并且强调果汁不能代替水果。这个选项符合指南的推荐。
选择答案E的原因: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这个量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避免了过量摄入可能带来的问题。此外,指南特别指出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因为新鲜水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是果汁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正确答案是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