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钙
B、 钾
C、 镁
D、 磷
E、 锌
答案:B
解析:选项解析:
A. 钙: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虽然蔬菜和水果中含有钙,但并不是它们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
B. 钾:蔬菜和水果中普遍含有丰富的钾,它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矿物质,因此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C. 镁:镁在蔬菜和水果中也有一定含量,对人体的许多酶反应有激活作用,但它不是含量最多的矿物质。
D. 磷: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另一重要成分,也在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但在蔬菜和水果中的含量不如钾丰富。
E. 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免疫系统、细胞分裂等有重要作用,但在蔬菜和水果中的含量相对较低。
为什么选择B(钾): 蔬菜和水果是人体钾的良好来源,钾对于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调节体液平衡以及血压控制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所给的选项中,钾是蔬菜和水果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故正确答案是B。
A、 钙
B、 钾
C、 镁
D、 磷
E、 锌
答案:B
解析:选项解析:
A. 钙: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虽然蔬菜和水果中含有钙,但并不是它们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
B. 钾:蔬菜和水果中普遍含有丰富的钾,它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矿物质,因此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高。
C. 镁:镁在蔬菜和水果中也有一定含量,对人体的许多酶反应有激活作用,但它不是含量最多的矿物质。
D. 磷: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另一重要成分,也在细胞内参与能量代谢,但在蔬菜和水果中的含量不如钾丰富。
E. 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免疫系统、细胞分裂等有重要作用,但在蔬菜和水果中的含量相对较低。
为什么选择B(钾): 蔬菜和水果是人体钾的良好来源,钾对于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调节体液平衡以及血压控制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所给的选项中,钾是蔬菜和水果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故正确答案是B。
A. 营养教育
B. 营养知识的宣传
C. 营养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
D. 保障多样化食物供给
E. 膳食行为的引导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社区营养干预方法的范畴,并从给定选项中找出不属于这一范畴的内容。
首先,我们明确社区营养干预的核心目的:改善社区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相关疾病,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这通常涉及营养知识的普及、健康饮食行为的引导以及食物供应的保障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选项(营养教育):营养教育是社区营养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居民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符合社区营养干预的目的。
B选项(营养知识的宣传):宣传营养知识同样是社区营养干预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普及健康饮食理念,符合干预目标。
C选项(营养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这一选项更偏向于医疗服务的范畴,虽然与营养相关,但不属于社区营养干预的直接方法。社区营养干预侧重于预防和普及,而非个体的诊断和治疗。
D选项(保障多样化食物供给):多样化食物供给是改善居民营养状况的基础,属于社区营养干预的重要方面。
E选项(膳食行为的引导):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膳食行为是社区营养干预的核心任务之一,有助于居民建立长期的健康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C选项(营养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不属于社区营养干预的直接方法,而是医疗服务的范畴。
因此,答案是C。
A. 地瓜
B. 西瓜
C. 藕
D. 杏仁
E. 土豆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食物交换份的互换原则。食物交换份是指在一定热量范围内,不同食物之间可以相互替换,因为它们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相似。
选项解析如下:
A. 地瓜:地瓜属于薯类,与苹果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不同,不适合与苹果交换。
B. 西瓜:西瓜和苹果都属于水果类,虽然营养成分有所差异,但在食物交换份中,水果类之间可以互换。因此,西瓜可以与苹果交换。
C. 藕:藕属于蔬菜类,与苹果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不同,不适合与苹果交换。
D. 杏仁:杏仁属于坚果类,与苹果的营养成分和热量差异较大,不适合与苹果交换。
E. 土豆:土豆属于薯类,与苹果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不同,不适合与苹果交换。
因此,正确答案是B(西瓜),因为西瓜和苹果都属于水果类,可以在食物交换份中进行互换。
A. 矿物质
B. 脂肪
C. 维生素
D. 碳水化合物
E. 蛋白质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学计算的问题,我们需要确定在计算奶类和豆类摄入量时,应该按照哪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折算。
理解背景信息:在营养学中,为了比较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或摄入量,经常需要将食物按照其某一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折算。这种折算有助于制定均衡的饮食计划和评估个体的营养摄入。
理解问题核心:我们需要找出在计算奶类和豆类摄入量时,应该按照哪种营养成分折算。
现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矿物质:虽然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但在计算奶类和豆类摄入量时,通常不以其为主要折算依据,因为不同种类的奶和豆类中矿物质含量差异较大,且不是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
B. 脂肪:脂肪是食物中的重要成分,但在计算奶类和豆类摄入量时,通常不以其为主要折算标准,因为它们的脂肪含量并不是决定其营养价值或摄入量的主要因素。
C.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但在计算奶类和豆类摄入量时,不以其为主要折算依据,因为维生素的种类繁多,且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差异大。
D.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但在计算奶类和豆类摄入量时,通常不以其为主要折算标准,因为它们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是决定其营养价值或摄入量的唯一因素。
E.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于奶类和豆类来说,蛋白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在计算摄入量时,按照蛋白质含量进行折算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其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贡献。
综上所述,计算奶类和豆类摄入量时,需要按照蛋白质含量进行折算,因此正确答案是E。
A. 创造营养健康支持性环境
B. 开展社区营养健康促进行动
C. 发展个人营养健康技能
D.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营养政策
E. 发放营养健康教育材料
解析:选项A:创造营养健康支持性环境。这是营养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通过改善食物环境,如提供健康食品的便利性和可及性,以及通过政策支持健康饮食,从而促进公众营养健康。
选项B:开展社区营养健康促进行动。社区层面的营养健康促进活动能够针对特定群体的需求,通过教育和活动提高居民的营养健康意识和行为,是营养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项C:发展个人营养健康技能。教育个人掌握选择健康食品、准备营养餐食的技能,以及理解营养标签等,对提升个人营养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选项D: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营养政策。公共营养政策通过立法、规章制度等手段,从宏观层面促进营养健康,是营养健康促进的基础。
选项E:发放营养健康教育材料。虽然发放教育材料是营养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但它更多地属于具体措施或手段,而不是优先工作领域。营养健康促进的优先工作领域通常指的是战略性、方向性的工作重点。
答案E是正确的,因为它不属于营养健康促进的优先工作领域,而是具体实施营养健康教育时的一种方法或工具。营养健康促进的优先工作领域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长远指导意义的战略层面工作。
A. 30g;
B. 15g;
C. 25g;
D. 20g;
E. 10g;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添加糖摄入量建议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指南的建议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添加糖每日摄入量上限(尤其是理想控制量)。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信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了对添加糖摄入量的具体建议,旨在促进公众健康,减少因过量摄入添加糖而导致的慢性疾病风险。
接下来,分析每个选项:
A选项(30g):这个数值超过了指南中提到的“最好控制”的某个更低数值,因此不是最佳答案。
B选项(15g):这个数值过低,不符合指南中提到的每日不超过50g,且最好控制在某个低于50g但高于15g的数值。
C选项(25g):这个数值既符合每日不超过50g的建议,也符合“最好控制”在某个更低数值的表述,与指南中的建议相吻合。
D选项(20g):虽然低于50g,但并非指南中特别指出的“最好控制”的数值。
E选项(10g):这个数值过低,同样不符合指南中的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g,且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25g)。这个答案既符合总量控制的建议,也符合进一步减少摄入以促进健康的理想控制量。
A. 胃癌
B. 肺癌
C. 肠癌
D. 肝癌
E. 乳腺癌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胃癌:胃癌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遗传等,但与黄曲霉毒素的直接关联不大。
B. 肺癌:肺癌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黄曲霉毒素不是其主要诱因。
C. 肠癌:肠癌与饮食、遗传、肠道疾病等因素有关,黄曲霉毒素对其影响较小。
D. 肝癌: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尤其对肝脏有极大的毒性,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E. 乳腺癌:乳腺癌与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与黄曲霉毒素没有直接关系。
选择D的原因是,黄曲霉毒素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摄入会损伤肝脏细胞,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因此,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有很大关系的癌症是肝癌。
A. 2000ml,1700ml;
B. 1700ml,1200ml;
C. 1500ml,1200ml;
D. 2000ml,1500ml;
E. 1700ml,1500ml;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每日建议饮水量的题目,我们需要根据温和气候条件和低身体活动水平来确定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建议饮水量。
首先,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温和气候条件:指既不是极端炎热也不是极端寒冷的天气条件。
低身体活动水平:指日常活动量较少,不涉及大量体力消耗。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 2000ml,1700ml:这个选项给出的饮水量相对较高,可能适用于更高身体活动水平或更炎热的气候条件。
B. 1700ml,1200ml:虽然男性饮水量在合理范围内,但女性饮水量偏低,可能不适用于温和气候条件。
C. 1500ml,1200ml:这个选项给出的饮水量整体偏低,可能不适用于温和气候条件下的日常需求。
D. 2000ml,1500ml:男性饮水量偏高,女性饮水量较为合理,但整体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温和气候和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条件。
E. 1700ml,1500ml:这个选项给出的饮水量既考虑了温和气候条件,也考虑了低身体活动水平的需求,因此是合理的。
最后,根据公共营养学和健康饮水的常识,温和气候和低身体活动水平下,成年男性的建议饮水量通常为1700ml左右,而成年女性的建议饮水量通常为1500ml左右。这既满足了身体的基本需求,又避免了过量饮水带来的不适。
因此,正确答案是E:1700ml,1500ml。
A. 24小时膳食回顾法
B. 称重法
C. 食物频率法
D. 化学分析法
E. 记账法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膳食调查方法的应用。
A. 24小时膳食回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询问调查对象在过去24小时内摄入的所有食物和饮料来评估其膳食摄入量。它适用于小样本或个体调查,但不适用于大人群,因为它需要个体详细回忆并报告其膳食情况,在大规模调查中难以操作。
B. 称重法:这种方法涉及称量调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所有食物的重量。它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数据,但过程繁琐,成本高,不适用于大样本调查。
C. 食物频率法:这种方法要求调查对象报告在特定时间段内摄入各种食物的频率。它适用于长期饮食习惯的评估,但不适合快速、粗略地反映调查对象的即时膳食情况。
D. 化学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化学分析食物样品来确定营养素的含量。它非常精确,但成本高昂,操作复杂,显然不适用于大人群的膳食调查。
E. 记账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记录一段时间内食物的购买和消耗情况来评估膳食摄入。它简单易行,成本低,特别适用于大人群的膳食调查,可以粗略反映群体的膳食情况。
所以,正确答案是E,记账法。这种方法在较大人群的膳食调查中,可以快速、经济地提供群体的膳食摄入情况,虽然不如称重法精确,但胜在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调查。
A. 小麦
B. 小米
C. 大米
D. 土豆
E. 黄豆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粮食中植物蛋白来源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各种粮食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以确定哪一种是最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
小麦(A选项):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富含碳水化合物,但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且氨基酸组成不如某些豆类完整。
小米(B选项):小米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同样在蛋白质含量上并不突出。
大米(C选项):大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不高,且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
土豆(D选项):土豆主要作为蔬菜或淀粉来源,其蛋白质含量非常低,不是植物蛋白的优质来源。
黄豆(E选项):黄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是公认的优质植物蛋白来源。黄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富含赖氨酸,这是许多谷物蛋白所缺乏的。
综上所述,小麦、小米、大米和土豆在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上均不如黄豆。黄豆因其高含量和高质量的植物蛋白而被视为最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
因此,正确答案是E. 黄豆。
A. 合适水平
B. 降低
C. 理想水平
D. 边缘升高
E. 升高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中国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的掌握。
选项解析如下:
A. 合适水平:通常指的是血脂水平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对心血管健康没有显著风险。 B. 降低:指的是血脂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 C. 理想水平:通常指的是血脂水平不仅处于正常范围内,而且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D. 边缘升高:指的是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围的上限附近,尚未达到疾病水平,但已经存在一定的风险。 E. 升高:指的是血脂水平超过正常参考范围,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什么选D: 根据中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通常是小于1.7mmol/L。刘女士的甘油三酯为1.8mmol/L,略高于正常范围,但并未达到显著升高的水平,因此属于边缘升高。所以正确答案是D. 边缘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