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面部丰满,称”满月脸”
B、 皮肤易感染、破溃及皮疹
C、 血清蛋白不下降或略有下降
D、 头发颜色改变、易脱落
E、 浮肿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的临床表现。选项A描述了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患儿面部丰满,称为"满月脸";选项B描述了皮肤易感染、破溃及皮疹的表现;选项D描述了头发颜色改变、易脱落的表现;选项E描述了浮肿的表现。而选项C描述的是血清蛋白不下降或略有下降,这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不符合,因此是不包括在内的。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患上了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他的脸会变得非常圆润,就像满月一样。他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感染、破溃和皮疹,就像皮肤受到了伤害一样。此外,他的头发可能会变色、容易脱落,就像头发受到了影响一样。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浮肿,让他的身体看起来肿胀了起来。但是,他的血清蛋白不会下降或只是略微下降,这是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正确答案是C。
A、 面部丰满,称”满月脸”
B、 皮肤易感染、破溃及皮疹
C、 血清蛋白不下降或略有下降
D、 头发颜色改变、易脱落
E、 浮肿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的临床表现。选项A描述了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患儿面部丰满,称为"满月脸";选项B描述了皮肤易感染、破溃及皮疹的表现;选项D描述了头发颜色改变、易脱落的表现;选项E描述了浮肿的表现。而选项C描述的是血清蛋白不下降或略有下降,这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不符合,因此是不包括在内的。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患上了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他的脸会变得非常圆润,就像满月一样。他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感染、破溃和皮疹,就像皮肤受到了伤害一样。此外,他的头发可能会变色、容易脱落,就像头发受到了影响一样。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浮肿,让他的身体看起来肿胀了起来。但是,他的血清蛋白不会下降或只是略微下降,这是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正确答案是C。
A. 300g;
B. 250g;
C. 233g;
D. 100g;
E. 333g;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20g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由题意可知,每100g奶粉含有50g蛋白质,所以20g奶粉含有20g * 50g/100g = 10g蛋白质。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出液体奶中20g蛋白质的含量。由题意可知,液体奶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所以20g液体奶中含有20g * 3% = 0.6g蛋白质。
最后,我们将20g奶粉中的10g蛋白质折合成液体奶的量。即10g蛋白质对应的液体奶的量为0.6g,所以20g奶粉折合成液体奶的量为20g * 0.6g/10g = 1.2g。所以答案是E: 333g。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题目中液体奶和奶粉之间蛋白质含量的转换关系。
A. 临床检测信息
B. 演讲
C. 访谈
D. 体格测量
E. 调查问卷
解析:选项解析:
A. 临床检测信息:这是一种收集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信息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获取相关健康指标。
B. 演讲:演讲通常是信息传递的方式,用于教育或告知居民关于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而不是收集信息的手段。
C. 访谈: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居民交流,收集他们的饮食习惯、健康状况等个人信息,是收集信息的一种方式。
D. 体格测量:通过测量身高、体重、体脂等身体指标来收集信息,有助于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E. 调查问卷:设计问卷来收集居民的营养摄入、生活方式等信息,是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
为什么选择B:
答案是B,因为演讲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它不是用于从社区居民那里收集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方法。其他选项A、C、D和E都是实际用于收集居民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方法。因此,演讲不属于信息收集方式,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A. 橄油
B. 牛油
C. 葵花油
D. 猪油
E. 羊油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提供的选项中找出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油脂。
理解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是碳链上所有碳原子都与氢原子结合的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动物脂肪中,如牛油、猪油等。它们通常在室温下呈固态。
分析选项:
A选项(橄油):橄榄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
B选项(牛油):牛油是典型的动物脂肪,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尤其在室温下呈固态,表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C选项(葵花油):葵花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高。
D选项(猪油):虽然猪油也是动物脂肪,但相比牛油,其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能稍低,且在不同条件下猪油的状态可能有所变化。
E选项(羊油):羊油同样含有饱和脂肪酸,但通常不如牛油含量高。
确定答案:综合考虑各选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室温下的物理状态,牛油因其高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在室温下的固态特性,成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因此,答案是B(牛油),因为它是提供的选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油脂。
A. 个人对健康信念持有的态度
B. 个人获取、理解、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有利于提高和维护自身健康决策的能力
C. 个人获取、处理和理解食物和营养的基本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做出正确健康决策的能力
D. 个人对于健康知识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
E. 个人采纳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程度
解析:选项A:这个选项描述的是个人对健康信念持有的态度,虽然态度对健康有影响,但它并不全面涵盖健康素养的全部内容。
选项B:这是正确答案。健康素养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了解,它强调个人在获取、理解健康相关信息和服务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有利于自身健康维护和提升的决策。
选项C:这个选项虽然接近健康素养的定义,但它仅限于食物和营养的信息,而健康素养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不仅限于营养。
选项D:这个选项只强调了健康知识的了解层面,而没有涉及到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做出决策,因此不够全面。
选项E:这个选项描述的是个人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程度,这是健康素养可能产生的结果,但并不是健康素养本身的定义。
为什么选B:选项B全面准确地描述了健康素养的含义,它不仅包括对健康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还包括处理这些信息并利用它们做出有利于健康的决策的能力。这个定义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素养的描述,强调了健康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能力,是维护和促进个人健康的关键。
A. 减油
B. 健康体重
C. 减盐
D. 减糖
E. 健康视力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提出的“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以确定哪个选项不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明确“三减三健”是《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在吃动平衡行动中提出的专项行动。这一行动旨在通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国民的营养状况。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减油):这是“三减”之一,旨在减少油脂的摄入,以维护健康。
B选项(健康体重):这是“三健”之一,强调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
C选项(减盐):同样属于“三减”的内容,旨在降低食盐的摄入量,预防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D选项(减糖):也是“三减”的一部分,关注减少糖分摄入,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E选项(健康视力):虽然健康视力是重要的健康指标,但它并不属于“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内容。这一行动主要聚焦于饮食和健康行为的改善,而视力健康通常与用眼习惯、营养摄入(如维生素A等)和其他因素有关,但不直接包含在“三减三健”的定义中。
综上所述,根据“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定义和内容,我们可以确定E选项(健康视力)是不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
因此,答案是E。
A. 6%
B. 12%
C. 15%
D. 10%
E. 8%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粮食储存的知识。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霉变。一般来说,粮食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就可以有效防止霉变。所以正确答案是C。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平时存放食物,如果食物里面含水量太高,就容易变质发霉。比如说,如果你把水果放在一个潮湿的地方,水果表面的水分过多,就容易引发霉菌滋生。所以,粮食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就像是保持食物新鲜不变质的一个重要方法。
A. 硒
B. 碘
C. 锌
D. 铜
E. 铁
解析:克山病是一种与地方性硒缺乏有关的疾病。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
A. 硒:正确答案。克山病主要发生在低硒地带,研究表明,补充硒可以有效预防克山病。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酶的活化,对维持心脏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B. 碘:碘缺乏主要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与克山病无直接关联。
C. 锌:锌对免疫系统、细胞分裂和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但与克山病的发生无直接关系。
D. 铜:铜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参与铁的代谢和氧的运输,但与克山病无直接关联。
E. 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元素,缺乏会导致贫血,但与克山病无直接关系。
因此,正确答案是A. 硒,因为克山病的发生与硒缺乏密切相关。
A. 补充更多营养素
B. 增加胃张力
C. 胃容量小
D. 活泼好动,容易饥饿
E. 肝脏中糖原储备量小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学龄前儿童膳食制度设计原因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找出为何“三餐两点”制对学龄前儿童最为适宜的主要原因。
A. 补充更多营养素:虽然合理的膳食制度有助于确保儿童获得全面的营养素,但这并不是“三餐两点”制特有的优势,也不是其设计的主要原因。
B. 增加胃张力:胃张力通常与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有关,而非特定的膳食制度。此外,增加胃张力并非学龄前儿童膳食设计的主要目标。
C. 胃容量小:学龄前儿童的胃容量相对较小,这意味着他们不能一次摄入大量食物。因此,将食物分散到三餐和两次小点心中,更符合他们的生理特点,有助于消化吸收,避免过饱或饥饿。
D. 活泼好动,容易饥饿:虽然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容易饥饿,但这更多是他们生理特性的表现,而非膳食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膳食制度可以应对这种易饥饿性,但并非因此而产生。
E. 肝脏中糖原储备量小:肝脏中糖原储备量与个体的能量代谢有关,但并不是学龄前儿童膳食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采用“三餐两点”制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胃容量小,需要分次进食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能量和营养需求。因此,正确答案是C:胃容量小。
A. 健康状况调查与监测
B. 运动干预
C. 健康教育
D. 健康促进
E. 食品安全管理
解析:选项A:健康状况调查与监测,这是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的重要手段,但它本身并不直接预防疾病,而是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
选项B:运动干预,通过指导人们进行适量运动来改善健康状况,虽然有效,但需要个体持续参与,且对于不同人群可能存在适应性和依从性问题。
选项C: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传授健康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不良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一个广泛覆盖、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长期影响人群健康的方法。
选项D:健康促进,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健康教育,同时也涉及改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以促进健康。虽然有效,但通常成本较高,实施起来较为复杂。
选项E: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这是保障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的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针对食品安全问题。
选择C的原因是: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它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健康行为,从而在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其他选项相比,健康教育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可持续性强等特点,是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最具成本效益的首选策略和措施。
A. ≤1cm;
B. ≤0.5cm;
C. ≤2cm;
D. ≤0.01cm;
E. ≤0.1cm;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婴幼儿身长测量技术细节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使用卧式测量床对2岁及以下婴幼儿进行身长测量时,测板摆幅的合适范围。
理解问题背景:婴幼儿身长测量需要精确,因为身长是评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卧式测量床是常用的测量工具,其测板摆幅的精确度对于测量结果至关重要。
分析选项:
A. ≤1cm:这个范围相对较大,可能不足以满足婴幼儿身长测量的精确度要求。
B. ≤0.5cm:这个范围较小,更符合婴幼儿身长测量的精确度需求。
C. ≤2cm:这个范围同样过大,不适合用于精确测量婴幼儿身长。
D. ≤0.01cm:虽然这个范围非常精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实现,且对于婴幼儿身长测量的日常需求来说可能过于严苛。
E. ≤0.1cm:虽然比选项A和C更精确,但仍然不如选项B精确。
确定答案:考虑到婴幼儿身长测量的重要性和精确度要求,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选项B(≤0.5cm)是最合适的。它既能满足测量的精确度需求,又在实际操作中易于实现。
综上所述,选择B(≤0.5cm)作为正确答案,是因为它既能保证婴幼儿身长测量的精确度,又符合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