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减油
B、 健康体重
C、 减盐
D、 减糖
E、 健康视力
答案:E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提出的“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以确定哪个选项不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明确“三减三健”是《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在吃动平衡行动中提出的专项行动。这一行动旨在通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国民的营养状况。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减油):这是“三减”之一,旨在减少油脂的摄入,以维护健康。
B选项(健康体重):这是“三健”之一,强调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
C选项(减盐):同样属于“三减”的内容,旨在降低食盐的摄入量,预防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D选项(减糖):也是“三减”的一部分,关注减少糖分摄入,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E选项(健康视力):虽然健康视力是重要的健康指标,但它并不属于“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内容。这一行动主要聚焦于饮食和健康行为的改善,而视力健康通常与用眼习惯、营养摄入(如维生素A等)和其他因素有关,但不直接包含在“三减三健”的定义中。
综上所述,根据“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定义和内容,我们可以确定E选项(健康视力)是不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
因此,答案是E。
A、 减油
B、 健康体重
C、 减盐
D、 减糖
E、 健康视力
答案:E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提出的“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以确定哪个选项不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明确“三减三健”是《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在吃动平衡行动中提出的专项行动。这一行动旨在通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国民的营养状况。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减油):这是“三减”之一,旨在减少油脂的摄入,以维护健康。
B选项(健康体重):这是“三健”之一,强调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
C选项(减盐):同样属于“三减”的内容,旨在降低食盐的摄入量,预防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D选项(减糖):也是“三减”的一部分,关注减少糖分摄入,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E选项(健康视力):虽然健康视力是重要的健康指标,但它并不属于“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内容。这一行动主要聚焦于饮食和健康行为的改善,而视力健康通常与用眼习惯、营养摄入(如维生素A等)和其他因素有关,但不直接包含在“三减三健”的定义中。
综上所述,根据“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定义和内容,我们可以确定E选项(健康视力)是不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
因此,答案是E。
A. 6%
B. 12%
C. 15%
D. 10%
E. 8%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粮食储存的知识。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霉变。一般来说,粮食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就可以有效防止霉变。所以正确答案是C。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平时存放食物,如果食物里面含水量太高,就容易变质发霉。比如说,如果你把水果放在一个潮湿的地方,水果表面的水分过多,就容易引发霉菌滋生。所以,粮食含水量控制在15%以下,就像是保持食物新鲜不变质的一个重要方法。
A. 硒
B. 碘
C. 锌
D. 铜
E. 铁
解析:克山病是一种与地方性硒缺乏有关的疾病。以下是各个选项的解析:
A. 硒:正确答案。克山病主要发生在低硒地带,研究表明,补充硒可以有效预防克山病。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酶的活化,对维持心脏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B. 碘:碘缺乏主要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与克山病无直接关联。
C. 锌:锌对免疫系统、细胞分裂和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但与克山病的发生无直接关系。
D. 铜:铜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参与铁的代谢和氧的运输,但与克山病无直接关联。
E. 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元素,缺乏会导致贫血,但与克山病无直接关系。
因此,正确答案是A. 硒,因为克山病的发生与硒缺乏密切相关。
A. 补充更多营养素
B. 增加胃张力
C. 胃容量小
D. 活泼好动,容易饥饿
E. 肝脏中糖原储备量小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学龄前儿童膳食制度设计原因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找出为何“三餐两点”制对学龄前儿童最为适宜的主要原因。
A. 补充更多营养素:虽然合理的膳食制度有助于确保儿童获得全面的营养素,但这并不是“三餐两点”制特有的优势,也不是其设计的主要原因。
B. 增加胃张力:胃张力通常与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有关,而非特定的膳食制度。此外,增加胃张力并非学龄前儿童膳食设计的主要目标。
C. 胃容量小:学龄前儿童的胃容量相对较小,这意味着他们不能一次摄入大量食物。因此,将食物分散到三餐和两次小点心中,更符合他们的生理特点,有助于消化吸收,避免过饱或饥饿。
D. 活泼好动,容易饥饿:虽然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容易饥饿,但这更多是他们生理特性的表现,而非膳食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膳食制度可以应对这种易饥饿性,但并非因此而产生。
E. 肝脏中糖原储备量小:肝脏中糖原储备量与个体的能量代谢有关,但并不是学龄前儿童膳食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采用“三餐两点”制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胃容量小,需要分次进食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能量和营养需求。因此,正确答案是C:胃容量小。
A. 健康状况调查与监测
B. 运动干预
C. 健康教育
D. 健康促进
E. 食品安全管理
解析:选项A:健康状况调查与监测,这是了解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的重要手段,但它本身并不直接预防疾病,而是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
选项B:运动干预,通过指导人们进行适量运动来改善健康状况,虽然有效,但需要个体持续参与,且对于不同人群可能存在适应性和依从性问题。
选项C: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传授健康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不良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一个广泛覆盖、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长期影响人群健康的方法。
选项D:健康促进,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健康教育,同时也涉及改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以促进健康。虽然有效,但通常成本较高,实施起来较为复杂。
选项E: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这是保障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的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针对食品安全问题。
选择C的原因是: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它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促进健康行为,从而在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其他选项相比,健康教育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可持续性强等特点,是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最具成本效益的首选策略和措施。
A. ≤1cm;
B. ≤0.5cm;
C. ≤2cm;
D. ≤0.01cm;
E. ≤0.1cm;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婴幼儿身长测量技术细节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使用卧式测量床对2岁及以下婴幼儿进行身长测量时,测板摆幅的合适范围。
理解问题背景:婴幼儿身长测量需要精确,因为身长是评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卧式测量床是常用的测量工具,其测板摆幅的精确度对于测量结果至关重要。
分析选项:
A. ≤1cm:这个范围相对较大,可能不足以满足婴幼儿身长测量的精确度要求。
B. ≤0.5cm:这个范围较小,更符合婴幼儿身长测量的精确度需求。
C. ≤2cm:这个范围同样过大,不适合用于精确测量婴幼儿身长。
D. ≤0.01cm:虽然这个范围非常精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实现,且对于婴幼儿身长测量的日常需求来说可能过于严苛。
E. ≤0.1cm:虽然比选项A和C更精确,但仍然不如选项B精确。
确定答案:考虑到婴幼儿身长测量的重要性和精确度要求,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选项B(≤0.5cm)是最合适的。它既能满足测量的精确度需求,又在实际操作中易于实现。
综上所述,选择B(≤0.5cm)作为正确答案,是因为它既能保证婴幼儿身长测量的精确度,又符合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要求。
A. 5%~10%
B. 20%~30%
C. 10%~15%
D. 50%~65%
E. 15%~2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成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合适比例。
A. 5%~10%:这个比例过低,不足以满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不符合营养学的一般推荐。
B. 20%~30%:这个比例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是偏低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这个比例不足以维持人体的能量需求。
C. 10%~15%:同样,这个比例也过低,不符合膳食指南中对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推荐。
D. 50%~65%: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能够满足日常活动和生理需要。
E. 15%~20%:这个比例虽然比A、B、C选项高,但仍然低于推荐的摄入量,不能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因此,正确答案是D。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需要满足人体对能量的基本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保持膳食营养的平衡。
A. 15g;
B. 10g;
C. 5g;
D. 20g;
E. 25g;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孕期营养摄入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孕中期每日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的增加量。我们需要根据营养学的知识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理解问题背景:孕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此时母体的营养需求会有所增加,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分析选项:
A. 15g:根据营养学的推荐,孕中期(孕13周末至孕27周末)的妇女,其每日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确实比孕前有所增加,通常建议增加约15g。
B. 10g:这个选项的增加量低于推荐的15g,因此不正确。
C. 5g:同样,这个选项的增加量也低于推荐的15g,因此不正确。
D. 20g:这个选项的增加量高于推荐的15g,因此也不正确。
E. 25g:这个选项同样高于推荐的增加量,因此不正确。
确定答案:根据营养学的推荐和孕期妇女的营养需求,孕中期每日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的增加量应为15g。因此,正确答案是A。
综上所述,与孕前相比,孕中期每日膳食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增加15g,所以正确答案是A。
A. >500g;
B. 200~350g;
C. 150~300g;
D. >200g;
E. 300~500g;
解析:选项解析:
A. >500g:此选项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蔬菜摄入量上限,虽然蔬菜摄入量多有益健康,但过量的摄入可能不是必要的,也可能给某些个体带来消化上的负担。
B. 200~350g:这个范围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给14岁以上少年的摄入量,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个量偏低。
C. 150~300g:这个摄入量范围低于成年人推荐的最低摄入量,不足以满足成年人的营养需求。
D. >200g:虽然这个选项在成年人建议摄入量的下限之上,但它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上限,因此不够具体。
E. 300~500g: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这个选项准确地反映了18~64岁成年人每天蔬菜的建议摄入量。
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选择E的原因是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18~64岁成年人每天蔬菜摄入量的推荐范围。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300~500克的蔬菜,其中包括深色蔬菜占总体蔬菜摄入量的至少一半,以确保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从而促进健康。因此,E选项是正确的。
A. 维生素E;
B. 核黄素;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K;
E. 叶酸;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素缺乏与其对应健康问题的题目。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确定哪一种营养素的缺乏可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A选项(维生素E):维生素E主要是一种抗氧化剂,对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有重要作用。它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关联不大。
B选项(核黄素,即维生素B2):维生素B2参与体内多种生化反应,如能量产生和抗氧化过程,但它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
C选项(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然而,它并不是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原因。
D选项(维生素K):维生素K主要参与血液凝固过程,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关联也不明显。
E选项(叶酸):叶酸是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对胎儿的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叶酸缺乏已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和无脑儿)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根据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和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关联,可以确定叶酸缺乏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是E(叶酸)。
A. 肉毒梭菌
B. 李斯特菌
C. 副溶血性弧菌
D. 沙门氏菌
E. 克罗诺杆菌
解析:首先,这道题考察的是食物中毒的原因。在这起事件中,学生食用了凉拌皮蛋后导致了细菌性食物中毒。根据题目描述,学生经过及时救治治疗痊愈,没有死亡,因此可以排除肉毒梭菌和李斯特菌,因为这两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会比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副溶血性弧菌通常是海鲜中的致病菌,而皮蛋并不是海鲜,所以也可以排除选项C。
克罗诺杆菌通常是生鲜食品中的致病菌,而皮蛋是熟食,所以也不太可能是这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因此,最有可能导致这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细菌是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致病菌,常常存在于未经煮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中,而皮蛋是一种熟食,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保存不当,可能会导致细菌繁殖,从而引起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