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的平衡搭配
B、 三大产能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为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10%~15%,碳水化合物占55%~65%
C、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
D、 考虑到当地的饮食状况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食物
E、 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答案:B
解析:选项A: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的平衡搭配,这是制定食谱时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保证营养均衡。
选项B:三大产能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为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10%~15%,碳水化合物占55%~65%。实际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的产能营养素比例通常为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因此,这个选项的比例不符合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选项C: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这是一个推荐的脂肪酸摄入比例,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选项D:考虑到当地的饮食状况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食物,这是制定食谱时的实际考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选项E: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这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食谱的接受度和长期坚持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选项B的三大产能营养素比例不符合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因此是不正确的选项。正确答案是B。
A、 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的平衡搭配
B、 三大产能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为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10%~15%,碳水化合物占55%~65%
C、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
D、 考虑到当地的饮食状况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食物
E、 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
答案:B
解析:选项A: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的平衡搭配,这是制定食谱时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保证营养均衡。
选项B:三大产能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为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10%~15%,碳水化合物占55%~65%。实际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的产能营养素比例通常为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因此,这个选项的比例不符合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选项C: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这是一个推荐的脂肪酸摄入比例,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选项D:考虑到当地的饮食状况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食物,这是制定食谱时的实际考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选项E:照顾饮食习惯,注意饭菜口味,这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食谱的接受度和长期坚持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选项B的三大产能营养素比例不符合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需求,因此是不正确的选项。正确答案是B。
A. 缺铁
B. 缺钙
C. 缺锌
D. 缺碘
E. 缺硒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营养缺乏症状判断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小阳阳的症状,结合各种营养素缺乏的典型表现,来确定他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首先,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小阳阳今年三岁。
喜食泥土、墙皮、纸张等异物(异食癖)。
食欲不振、食量降低。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 缺铁:通常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与异食癖和食欲不振的直接关联不明显。
B. 缺钙:主要影响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可能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等,同样与异食癖和食欲不振的直接联系不大。
C. 缺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缺锌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纸张等非食物物品)等症状。这与小阳阳的症状高度吻合。
D. 缺碘:主要导致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影响人体的代谢和生长发育,与异食癖和食欲不振无直接关联。
E. 缺硒:硒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缺硒可能导致脱发、脱甲、皮肤问题等,但同样与异食癖和食欲不振的直接联系不明显。
综上所述,根据小阳阳的异食癖和食欲不振的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缺锌。
因此,答案是C. 缺锌。
A. 大豆制品
B. 菌藻类食物
C. 水果
D. 水产品
E. 全脂奶油
解析:选项解析:
A. 大豆制品:大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对高血压患者是有益的,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B. 菌藻类食物:这类食物富含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较好的食物选择,有助于调节血压。
C. 水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适量食用对高血压患者是有益的,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健康。
D. 水产品:水产品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对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不利影响,反而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E. 全脂奶油:全脂奶油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动脉硬化,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
为什么选择E: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以减轻心脏负担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全脂奶油中的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含量不利于血压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宜选择全脂奶油作为食物。所以正确答案是E。
A. 失明
B. ”X”型腿
C. 牙龈出血
D. 地图舌
E. 皮肤黄染
F.
G.
H.
I.
J.
解析:
A. BMI>24
B. BMI≥24
C. BMI>28
D. BMI≥28
E. 24≤BMI<28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成人肥胖判定标准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BMI(身体质量指数)的值来确定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成人肥胖的判定标准。
首先,BMI是通过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来计算的,它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
现在,我们来分析各个选项:
A. BMI>24:这个标准不够严格,通常不直接用于判定肥胖。
B. BMI≥24:这个标准接近超重范围,但同样不是肥胖的直接判定标准。
C. BMI>28:虽然高于正常范围,但也不是通常采用的肥胖判定标准。
D. BMI≥28:在中国,BMI≥28通常被认为是成人肥胖的判定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和健康风险评估得出的。
E. 24≤BMI<28:这个范围通常被认为是超重,而不是肥胖。
综上所述,根据中国的肥胖判定标准,选项D(BMI≥28)是正确的。这是基于公共卫生和营养学的专业判断,旨在帮助人们评估自己的体重状况,从而采取适当的健康措施。
因此,答案是D。
A. 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10%-20%
B. 早餐55%-40%,午餐30%-40%,晚餐30%-40%
C. 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35%
D. 早餐25%-30%,午餐30%-60%,晚餐30%-40%
E. 早餐55%-40%,午餐30%-60%,晚餐30%-40%
解析:选项分析:
A. 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10%-20%:这个选项不合理,因为晚餐的能量分配过低,不符合一天中能量需求的一般规律。
B. 早餐55%-40%,午餐30%-40%,晚餐30%-40%:这个选项中早餐的能量分配过高,通常早餐提供的能量不需要超过一天总能量的一半。
C. 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35%:这个选项合理,因为它遵循了一天中能量分配的一般原则,即早餐、午餐、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接近,午餐略多,晚餐略少,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
D. 早餐25%-30%,午餐30%-60%,晚餐30%-40%:午餐的能量分配范围过大,且上限过高,通常午餐不需要摄入超过一天总能量的60%。
E. 早餐55%-40%,午餐30%-60%,晚餐30%-40%:早餐的能量分配过高,与一般推荐的早餐能量比例不符。
为什么选择C: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合理的三餐能量分配应当是早餐摄入25%-30%,午餐30%-40%,晚餐30%-35%。这样的分配可以确保一天中能量的均衡摄入,避免某一餐摄入过多或过少,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健康。因此,选项C最符合这一建议,是正确答案。
A. 谷皮
B. 糊粉层
C. 胚乳
D. 胚芽
E. 种皮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谷物营养分布的选择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谷皮:这部分主要是谷物的外层,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消化系统有益,但脂肪含量不高。
B. 糊粉层:位于谷皮和胚乳之间,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但其脂肪含量并非谷粒中最高的部分。
C. 胚乳:是谷粒的主要部分,含有大量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但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D. 胚芽:是谷物生长点的所在地,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在谷粒中,胚芽是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部分。
E. 种皮:紧贴着胚乳,主要起保护作用,其营养成分和脂肪含量都不显著。
综上所述,谷粒中富含脂肪的部分是胚芽,因此正确答案是D。这个答案反映了胚芽在谷物中作为营养密集区的特点,特别是其高脂肪含量。
A. 《营养问题罗马宣言》
B. 《营养与健康委员会决议》
C. 《全球营养行动计划》
D. 《阿拉木图宣言》
E. 《渥太华宣言》
解析:选项解析:
A. 《营养问题罗马宣言》:这个选项指的是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上联合发布的文件,内容涉及倡导人人享有获得安全、充足和营养食物的权力,并推动各国政府承诺预防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
B. 《营养与健康委员会决议》:这个选项不是由FAO和WHO联合发布的文件,而是可能指某个特定委员会的决议,与本题问的国际大会文件不符。
C. 《全球营养行动计划》:虽然这个选项听起来像是FAO和WHO可能会发布的文件,但实际上它并不是2014年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的成果文件。
D. 《阿拉木图宣言》:这个选项指的是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宣言,与营养大会无关。
E. 《渥太华宣言》:这个选项涉及的是关于健康促进的宣言,由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渥太华会议上发布,同样与2014年营养大会无关。
为什么选择A: 答案是A《营养问题罗马宣言》,因为这个问题明确提到了FAO和WHO在2014年11月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并且描述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即倡导获得安全、充足和营养食物的权力,并推动各国政府作出承诺。这与《营养问题罗马宣言》的内容和背景相吻合。其他选项要么与FAO和WHO无关,要么与2014年的会议无关,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A.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B.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C.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
D.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E. 合理膳食行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健康中国”政策的行动纲要。正确答案是B:《”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在中国,健康是人民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促进全民健康,中国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实现全民健康目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这个规划纲要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环境卫生等。
举个例子,就像我们平时要保持身体健康一样,政府也需要制定一些政策和行动计划来保障全民健康。比如,制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这些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合理膳食行动则是具体的实施措施,帮助人们更好地落实健康生活方式和膳食指南。
因此,选择B作为实施健康中国的行动纲要是符合题意的。
A. 营养成分表
B. 食用方法
C. 营养声称
D. 健康声称
E. 营养类别
解析:解析:答案为D。食物营养标签主要包括营养成分表、食用方法、营养声称和健康声称。其中,营养声称是指食品中所含有的某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而健康声称则是指食品对健康有益的声明。因此,食物营养标签的内容不包括健康声称。
举例来说,如果一种食品的营养标签上标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这就是营养声称;而如果标明这种食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这就是健康声称。通过食物营养标签,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对健康的益处,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
A. 用于指导消费者平衡膳食
B. 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
C. 预包装食品标签是营养标签的一部分内容
D. 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E.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内容
解析:解析:C选项说法不正确。预包装食品标签包括了营养标签的全部内容,而不是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内容。营养标签是指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在内的标签,用于指导消费者平衡膳食,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因此,C选项是不正确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食品的营养标签,这些标签上的信息对我们选择食品、保持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如果我们想要控制摄入的糖分量,就可以通过查看食品的营养标签来选择合适的食品。又比如,如果我们想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以通过营养标签来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因此,了解和理解营养标签的内容对我们的健康生活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