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只能是外强化物
B、 是现实可行、可以达到的
C、 对求助者有足够的吸引力
D、 是求助者喜欢、需要的
答案:A
解析:解析:阳性强化物的标准是现实可行、可以达到的,对求助者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其需要的、喜欢的、追求的、愿意接受的,这样才能对求助者有较强的强化作用。并且需要同时使用内、外强化物。
A、 只能是外强化物
B、 是现实可行、可以达到的
C、 对求助者有足够的吸引力
D、 是求助者喜欢、需要的
答案:A
解析:解析:阳性强化物的标准是现实可行、可以达到的,对求助者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其需要的、喜欢的、追求的、愿意接受的,这样才能对求助者有较强的强化作用。并且需要同时使用内、外强化物。
A. 意志
B. 感觉
C. 思维
D. 知觉
解析:解析: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所以说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端。
A. 继发的客体性焦虑
B. 神经性焦虑
C. 原发的客体性焦虑
D. 道德性焦虑
A. 心理咨询对某些问题不一定能起作用
B. 与心理有关系的问题都能彻底解决
C. 心理咨询师要对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作承诺
D. 心理咨询师要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指导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协助”二字表明心理咨询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求助者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而非咨询师做出解决问题的承诺。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有些问题不是1~2次的交谈就能解决的,有时会有迂回曲折甚至反复,也有些问题甚至是难以完美地解决的。
A. 适应观点
B. 结构观点
C. 分区观点
D. 发展观点
解析:解析:分区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有前意识为中介。
A. 直接使用,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B. 注意排序,不对求助者形成暗示
C. 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做必要的说明
D. 先行筛选,避免对求助者构成伤害
A. 刺激主体
B. 行为主体
C. 环境背景
D. 刺激客体
A. 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
B. 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低频声波的听觉
C. 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D. 人耳对16~20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解析:解析: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16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A. 人本主义心理学
B. 行为主义心理学
C. 机能主义心理学
D. 构造主义心理学
解析: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应该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A. 丘脑
B. 脑干网状结构
C. 小脑
D. 植物神经系统
解析:解析: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A. 善行
B. 诚信
C. 尊重
D. 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