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参考专业伦理规范
B、 拟定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案
C、 界定问题的关键所在
D、 问题情境分析
答案:ABCD
解析:解析:Tymchuk(1985)提出此模式,流程如下:(1)问题情境分析;(2)界定问题的关键所在;(3)参考专业伦理规范;(4)评估当事人及团体的权益及个人的权责;(5)拟定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案;(6)预估每一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7)分析每一决定可能产生的利弊;(8)做最后决定。
A、 参考专业伦理规范
B、 拟定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案
C、 界定问题的关键所在
D、 问题情境分析
答案:ABCD
解析:解析:Tymchuk(1985)提出此模式,流程如下:(1)问题情境分析;(2)界定问题的关键所在;(3)参考专业伦理规范;(4)评估当事人及团体的权益及个人的权责;(5)拟定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方案;(6)预估每一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7)分析每一决定可能产生的利弊;(8)做最后决定。
A. 重技术轻伦理
B. 缺乏对科学精神的坚守
C. 急于投入助人实践
D. 急于扬名立万
解析:解析:咨询师在专业伦理成长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影响(一)重技术轻伦理(二)急于投入助人实践(三)急于扬名立万(四)忽视专业成长的支持系统建设(五)缺乏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六)缺少保密意识和咨询关系意识
A. 注意分配
B. 注意转移
C. 注意分散
D. 注意动摇
解析:解析: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这种现象叫作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即平常所说的分心。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A. 成就需要
B. 交往需要
C. 饮食需要
D. 求知需要
解析:解析:社会需要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如求知、成就、交往等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所以又叫获得性需要。饮食需要属于自然需要。
A. 不协调性
B. 认知的不确定性
C. 不系統性
D. 不连续性
解析:解析:梦境的特点包括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沃尔普
解析:解析: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A. 静觉和动觉
B.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 运动觉和平衡觉
D. 视觉和听觉
解析:解析: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A. 降低
B. 发生变化
C. 升高
D. 保持稳定
解析:解析: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A. 心理变化
B. 情绪变化
C. 温度变化
D. 生理变化
解析:解析:机体生理变化是有节律的,这种节律往往会引起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称为生物节律。这种节律像一座钟,它给人提供着判断时间的信息,称之为生物钟。
A. 200~20000
B. 16~20000
C. 1000~4000
D. 1000~5000
解析:解析: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16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A. 有意义音节
B. 无意义音节
C. 配对名词
D. 双极动词
解析:解析: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用的记忆材料叫无意义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