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沃尔普
答案:A
解析:解析: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沃尔普
答案:A
解析:解析: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A. 静觉和动觉
B.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 运动觉和平衡觉
D. 视觉和听觉
解析:解析: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A. 降低
B. 发生变化
C. 升高
D. 保持稳定
解析:解析: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A. 心理变化
B. 情绪变化
C. 温度变化
D. 生理变化
解析:解析:机体生理变化是有节律的,这种节律往往会引起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称为生物节律。这种节律像一座钟,它给人提供着判断时间的信息,称之为生物钟。
A. 200~20000
B. 16~20000
C. 1000~4000
D. 1000~5000
解析:解析: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16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A. 有意义音节
B. 无意义音节
C. 配对名词
D. 双极动词
解析:解析: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用的记忆材料叫无意义音节。
A. 视觉
B. 形象
C. 听觉
D. 抽象
解析:解析:瞬时记忆记的是事物的形象,短时记忆中,对语言文字记的是它们的声音,即听觉的记忆;对非语言文字记的是它们的形象。长时记忆是以语义或形象的方式储存识记材料的。
A. 两头好,中间差
B. 中间好,前头差
C. 前头好,后头差
D. 中间好,两头差
解析:解析: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称之为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称之为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这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两种形式。
A. 丘脑
B. 脑干网状结构
C. 小脑
D. 植物神经系统
解析:解析: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A. 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B. 脊髓和脑
C. 外周神经系统、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
D. 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解析: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和外周神经系统,或叫周围神经系统。
A. 幻想
B. 梦
C. 无意想象
D. 创造想象
解析:解析:幻想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想象按其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例子。有意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