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心理咨询模拟考试题库
搜索
心理咨询模拟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4、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的现象,称为注意()。

A、 动摇

B、 分散

C、 分配

D、 转移

答案:B

解析:解析: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的现象,称为注意分散。

Scan me!
心理咨询模拟考试题库
25、皮肤感觉中不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5d9c-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屏幕上一个静止的亮点,盯着它看时,有时候觉得它在移动,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5efa-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有爱就有恨,有喜就有悲,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04e-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8、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导致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21a-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423-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5e5-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麦独孤用()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7f7-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9e1-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产生的情绪体验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bd5-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dab-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心理咨询模拟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心理咨询模拟考试题库

24、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的现象,称为注意()。

A、 动摇

B、 分散

C、 分配

D、 转移

答案:B

解析:解析: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的现象,称为注意分散。

Scan me!
心理咨询模拟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25、皮肤感觉中不包括()。

A. 痛觉

B. 温觉

C. 机体觉

D. 振动觉

解析:解析:皮肤感觉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皮肤上能分辦出来的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机体觉属于内部感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5d9c-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屏幕上一个静止的亮点,盯着它看时,有时候觉得它在移动,这是()。

A. 似动现象

B. 动景现象

C. 诱导运动

D. 自主运动

解析:解析:屏幕上的一个亮点,本来它并没有运动,盯着它看时,有时会觉得它在移动,这是因为光点比较小,周围又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作为参照,容易产生这种自主的运动。有时,物体在空间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作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夜晚看到月亮从云层里钻了出来,谁都知道是云彩在移动,但视觉的效果却是月亮在动,这叫诱导运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5efa-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有爱就有恨,有喜就有悲,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A. 物极必反

B. 两极对立

C. 不可调和

D. 相互关联

解析:解析:每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这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对立的特性。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例如,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有平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04e-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导致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

A. 声音掩蔽

B. 听觉适应

C. 听觉疲劳

D. 听觉对比

解析:解析:1.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的掩蔽。2.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适应。3.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叫听觉疲劳。4.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包括视觉适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21a-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 人本主义心理学

B. 行为主义心理学

C. 机能主义心理学

D. 构造主义心理学

解析:解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应该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423-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 顶叶

B. 颞叶

C. 额叶

D. 枕叶

解析:解析: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5e5-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麦独孤用()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 学习

B. 社会影响

C. 认知过程

D. 本能

解析:解析:麦独孤提出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7f7-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

A. 光环效应

B. 刻板印象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解析:解析: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9e1-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产生的情绪体验是()。

A. 羞耻

B. 嫉妒

C. 焦虑

D. 内疚.

解析:解析: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其它选项:(一)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二)嫉妒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三)羞耻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bd5-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A. 认知

B. 行为倾向

C. 情感

D. 动机

解析:解析: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2ec5-f535-6dab-c0c7-6908eb0ae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