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6个
B、 4个
C、 2个
D、 10个
答案:A
A、 6个
B、 4个
C、 2个
D、 10个
答案:A
A. 沙利文
B. 阿德勒
C. 荣格
D. 霍尼
A. 多重选择性问题
B. 修饰性反问
C. 多重问题
D. 解释性问题
解析:解析:·多重选择性问题的例子有:“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上星期日你是离开家还是在家里待着”等。·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改变的办法是去掉选择部分,“你有什么感觉”、“上星期日你都做了些什么”。其他类型:1.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2.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当事人去自我探索。3.多重问题。如“他的父亲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呢?你本人又是怎样做这件事的”,出现这种连珠炮性质的问题,可以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A. 正常
B. 轻度焦虑
C. 重度焦虑
D. 中度焦虑
解析:解析: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A. 符号系统
B. 语言
C. 言语
D. 内部言语
解析:解析: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汉语、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都是这种符号系统。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类,即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A. 费用限制
B. 时间限制
C. 职责限制
D. 感情限制
解析:解析:限制性观点包括:1.心理咨询师的职责限制2.时间上的限制3.感情限制4.咨询目标限制
A. 功利型
B. 创新型
C. 开放型
D. 表现型
A. 热情
B. 尊重
C. 共情
D. 关切
解析:解析:当心理咨询师难以接纳求助者时,可以转介,这本身也是对求助者的一种尊重。
A. 可观察行为
B. 内隐行为
C. 可测量行为
D. 外显行为
A. 维护生命取向
B. 社会契约取向
C. 惩罚和服从取向
D. 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解析:解析:柯尔伯格划分出道德发展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阶段一: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二:功利取向。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三:“好孩子”取向。阶段四:“好公民”取向。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A. 投射
B. 否认
C. 退行
D.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