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格特征
B、 智力水平
C、 平均健康程度
D、 病情严重程度
答案:D
A、 人格特征
B、 智力水平
C、 平均健康程度
D、 病情严重程度
答案:D
A. 22
B. 15
C. 30
D. 10
解析:解析: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简称MMPI,共有14个量表(研究量表未算在内),其中临床量表10个,效度量表4个,效度量表有:1.Q(question)不能回答的问题,或用“?”代表。高得分者表示逃避现实,若在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分,则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2.L(lie)说谎分数。高得分者总想让别人把他看得要比实际情况更好,他们连每个人都具有的细小短处也不承认。L量表原始分超过10分时,就不能信任MMPI的结果。3.F(vAlidity)诈病量表。分数高表示受测者不认真、理解错误,表现出一组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如果测验有效,F量表是精神病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得分越高暗示着精神病程度越重。4.K(correction)校正分量表。是对测验态度的一种衡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判别受测者接受测验的态度是不是隐瞒,或是防卫的;二是根据这个量表修正临床量表的得分,即在几个临床量表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
A. 对求助者迅速做出诊断
B. 随时指出求助者的错误
C. 不轻易打断求助者的叙述
D. 进行道德和正确性的评价
A. 人格特征
B. 认知模式
C. 家庭教养
D. 躯体疾病
解析:解析: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生物方面的因素有生理功能的改变、躯体疾病,生理特征如年龄和性别等。家庭教养属于社会性因素,认知模式、人格特征属于心理因素。
A. 疑病妄想
B. 内感性不适
C. 内脏性幻觉
D. 疑病症
A. 未完成事件
B. 自动思维
C. 替代强化
D. 阳性强化
解析:解析:认知行为法帮助来访者去修正不切实际的信念、假设和自动化思维。阳性强化和替代强化是行为主义的概念。未完成事件是完形疗法的概念。
A. 孤独感
B. 回忆往事
C. 适应性差
D. 不安全感
A. 提供规范
B. 提供信任
C. 提供指导
D. 提供保护
A. 以临床观察为主
B. 以心理测验结果为主
C. 以会谈内容为主
D. 重新会谈、重新测评
A. 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 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D. 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解析:解析: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其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2.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3.心理自我这个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发展到此阶段后,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A. 气质特质
B. 动力特质
C. 素质特质
D. 能力特质
解析:解析:卡特尔认为,在16种根源特质中,有的起源于体质因素,他称之为“素质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