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职业技能
>
辅警公共专业知识题库
搜索
辅警公共专业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甲、乙两家煤矿的领导系朋友关系,在经单位领导同意并履行手续后,两家煤矿经常相互借用、转让使用民用爆炸物品。该两煤矿的做法符合法律有关规定。

答案:B

辅警公共专业知识题库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任务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817-7f32-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随手将未熄灭的烟头用手指一弹,不料落到一堆货物上。甲仔细一看发现货物是棉花,便打算过去把烟头熄灭。但是又想今天是乙值班,如果起火可以陷害乙。于是迅速离去。不久在棉花上的烟头引起了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b50-a855-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单位是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由于转产,制定了处置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的危险化学品的方案。处置方案应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c96-e8e0-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温暖的环境中,苹果、梨放久了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7a6-1d2c-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热炉效应”,是指组织中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处罚。它是由于触摸热炉与实行惩罚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得名。“热炉”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一、警告性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例如企业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二、一致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三、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绝不能拖泥带水。四、公平性原则。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并未体现“热炉效应”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6e8-9ef2-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蔡某、胡某二人伪造相关材料,为15名中国公民骗取日本签证,并运送他们偷渡至日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b3f-0c57-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对于下列案件的定性处理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bfd-3382-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网络服务公司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被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淫秽视频大量传播。该公司的行为构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afd-ccd5-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以下属于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82a-936f-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
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741-e0cf-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职业技能
>
辅警公共专业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辅警公共专业知识题库

甲、乙两家煤矿的领导系朋友关系,在经单位领导同意并履行手续后,两家煤矿经常相互借用、转让使用民用爆炸物品。该两煤矿的做法符合法律有关规定。

答案:B

辅警公共专业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任务包括()

A. 筑牢政治忠诚

B. 清除害群之马

C. 整治顽瘴痼疾

D. 弘扬英模精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817-7f32-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随手将未熄灭的烟头用手指一弹,不料落到一堆货物上。甲仔细一看发现货物是棉花,便打算过去把烟头熄灭。但是又想今天是乙值班,如果起火可以陷害乙。于是迅速离去。不久在棉花上的烟头引起了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如果随手扔掉烟头就离开,引起了火灾,应是失火罪

B. 甲发现具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后,能够及时消除危险而不消除,便由一般过失转化为犯罪故意

C. 甲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D. 甲成立失火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b50-a855-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单位是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由于转产,制定了处置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的危险化学品的方案。处置方案应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c96-e8e0-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温暖的环境中,苹果、梨放久了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A. 苹果、梨的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 苹果、梨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C. 苹果、梨的中央被细菌、真菌分解掉了

D. 苹果、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7a6-1d2c-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热炉效应”,是指组织中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处罚。它是由于触摸热炉与实行惩罚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得名。“热炉”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一、警告性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例如企业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二、一致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三、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绝不能拖泥带水。四、公平性原则。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并未体现“热炉效应”的是()

A.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B.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C. 民不举,官不究

D.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6e8-9ef2-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蔡某、胡某二人伪造相关材料,为15名中国公民骗取日本签证,并运送他们偷渡至日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二人构成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B. 二人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 二人应以骗取出境证件罪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数罪并罚

D. 二人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骗取出境证件罪,应择一重罪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b3f-0c57-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对于下列案件的定性处理错误的是()

A. 陈某在甲的店里挑选商品,对一个瓷碗还价后不想买了,甲及员工上前推打陈某,陈某无奈,出2000元买下一个赝品瓷碗(价值仅20元),甲构成强迫交易罪

B. 乙绑架刘某后,对刘某实施殴打,抢走其身上的金项链一条,对乙以绑架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

C. 丙(17岁)在某中学附近拦截学生华某(15岁),打了华某几巴掌后,让华某交出身上的10元零钱,丙构成抢劫罪

D. 丁数次向陈某讨回欠自己的1万元钱,在路上拦截陈某,用刀刺伤陈某(经鉴定为轻伤)后,抢走包里的5000元现金,丁构成抢劫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bfd-3382-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网络服务公司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被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淫秽视频大量传播。该公司的行为构成()

A. 传播淫秽物品罪

B.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C.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D.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数罪并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4-4afd-ccd5-c0e8-fdda74e98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以下属于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是()。

A.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B.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C.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D.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82a-936f-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据理力争”不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太用力,太急切地想说明道理,反而少了从容淡定。它反映出“力争”者的不够自信,也表明他对听众辨别事理能力的低估。
以下与作者表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 有理不在声高

B. 公道自在人心

C. 此时无声胜有声

D. 针尖不必对麦芒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3186-d741-e0cf-c04f-762c935359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