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氧化氯喷洒
B、 含氯消毒剂擦拭
C、 甲醛蒸汽熏蒸
D、 紫外线消毒
答案:C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WS/T 442-2014 ,中华 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C.4 生物安全柜的维护(C.4.4),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4 年 7 月 3 日发 布, 2014 年 12 月 15 日实施。 (2)C.4.4 清洁和消毒: 生物安全柜在移动以及更换过滤器之前,应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采用甲醛蒸汽熏蒸。
A、 二氧化氯喷洒
B、 含氯消毒剂擦拭
C、 甲醛蒸汽熏蒸
D、 紫外线消毒
答案:C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WS/T 442-2014 ,中华 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C.4 生物安全柜的维护(C.4.4),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4 年 7 月 3 日发 布, 2014 年 12 月 15 日实施。 (2)C.4.4 清洁和消毒: 生物安全柜在移动以及更换过滤器之前,应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采用甲醛蒸汽熏蒸。
A. 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询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B. 对温箱内外表面、湿化瓶、湿化液等相关部位进行采样监测
C. 检查消毒药液的有效期限并询问消毒药液的配制方法
D. 强化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加强手卫生
E. 采取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并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评价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524—2016 。4.4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 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 “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臵”的基本原则, 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 措施, 积极实施医疗救治, 控制传 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 行病学调查、环境 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的要求, 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 和订正报告, 订正 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此题考查考生面对医院感染 暴发的处臵能力。发现医院感染的新 苗头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询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对可能导致本次暴发的可能 感染源温箱进行相关的标 本采集、检查消毒药液的有效期限及配制方法, 以防止因消毒不彻底而导 致此次 事件的发生。积极救治患者应当在与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 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同 步进行,并不断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评价。
A. 新生儿脐炎
B. 新生儿弓形体病
C.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D. 新生儿淋球菌结膜炎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2001 年 1 月 2 日,新生儿经产道吸入 污染的分泌物引起吸入性肺炎、经产道感染的淋球菌 性结膜炎, 以及产后护理不当发生的新生儿脐 炎均属于医院感染。而弓形体病是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属于宫内感染,故不属于医院感染。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4.1.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 行相应指标的检测。母婴同室、早产儿室、 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附录 C.6 紫外线消毒(C.6.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于 2012-04-05 发布, 2012-08-01 实施。(2) 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降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A. 治疗车
B. 手卫生设施
C. 换药车
D. 操作台
A. 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
B. 出现分泌物时应进行微生物培养
C. 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感染及时诊断、治疗、监测
D. 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
E. 不必观察病人情况
解析:解析: 根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 „2010‟ 187 号)》, 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二) 感染预防要点。 3.手术后。(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 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 手卫生。(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 则及换药流 程。(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 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4)外科医师、 护士 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 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 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 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A. 正确
B. 错误
A. 手术器械
B. 心脏导管
C. 植入物
D. 喉镜
E. 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解析:解析: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 义, 3.13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 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一 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如手术器械、穿刺针、 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