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低危险区域
B、 中等危险区域
C、 高危险区域
D、 极高危险区域
答案:C
解析:解析: 出处:《隔离技术标准》WS/T 311-2023~ 5.1.1.4 高危险区域 ,有 感染或病原体定植患者诊疗的区域, 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 区域, 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部(室) 、重症监护病区(室) 、移植病房、烧伤病区(室)等。
A、 低危险区域
B、 中等危险区域
C、 高危险区域
D、 极高危险区域
答案:C
解析:解析: 出处:《隔离技术标准》WS/T 311-2023~ 5.1.1.4 高危险区域 ,有 感染或病原体定植患者诊疗的区域, 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 区域, 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部(室) 、重症监护病区(室) 、移植病房、烧伤病区(室)等。
A.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B.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C. 痰培养阳性
D. 双侧同时取血培养,培养出同种细菌
解析:解析: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发[2001]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二○○一年一月三日印发并实施。“血液系统-血 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 或有 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经血管介入 性操作, 发热>38℃, 局部有压痛, 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 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 5cm , 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 次, 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从穿刺部位抽血 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 ,或细菌菌数 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 4 -10 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解析:解析: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 版)》,国卫办医函[2021]552 号, 2021 年 11 月 8 日发布,血液透析室治疗区、治疗室等区域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Ⅲ类环境的要求。
A. 盛装透析液的空容器
B. 药杯
C. 非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输液袋
D. 一次性医用外包装物
E. 一次性医疗器械
A. 直接用手拿取破碎的盛血试管
B. 侵袭性操作时保证光线充足
C. 手术中用传递容器传递锐器
D. 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
A. 0.6
B. 0.8
C. 1.2
D. 1
解析:解析: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 。5.布局与设施, 5.5 新 建、改建病房(室)宜设 臵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距应大于 0.8m ,床单元之间可设臵隔帘,病室内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 3 床;双排不应超过 6 床。
A. 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食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B. 护理乙肝透析患者的护士可以同时护理丙肝透析患者
C. 治疗车不可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
D. 由于注射器不直接接触患者,因此可以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 素封管
E. 应建立透析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做明确标识
A. 正确
B. 错误
A. 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
B. 使用专车运送病人,运送完毕后,使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C. 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外出、走动
D. 敷料、器械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E. 感染与非感染手术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卫医发[2000]431 号,国家卫计委/ 吴安华, 任南.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教材[M].湖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214-216 。介入治疗室应按照手术室要求进行管理, 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对隔离病人手术要求执行,故选择 ABCDE。
A. 手触式
B. 脚踏式
C. 肘触式
D. 非手触式
A. 执行首诊负责制
B. 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C. 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填写或由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规范的门诊日志、入/出 院登记、检测检验和放射登记。
D.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E. 责任报告人应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
解析:解析: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 年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 53 号)》, 一、组织机构职责(四)医疗机构执行首诊负责制, 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 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 理要求的落实。二、传染病信息报告(三) 诊断与分类。责任报 告人应按照传染 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根据 不 同传染病诊断分类, 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四)登记与报 告。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填写或 由电子病历、 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规 范的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检测检验 和放射登记。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 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 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 病 报告卡)(见附件) 或通过电子病历、 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 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