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温度应≥80℃,时间≥3min ,或 A0 值≥1000
B、 温度应≥80℃,时间≥3min ,或 A0 值≥2000
C、 温度应≥90℃,时间≥5min ,或 A0 值≥3000
D、 温度应≥90℃,时间≥5min ,或 A0 值≥4000
答案:C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2-2016 ,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 作流程(5.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6 年 12 月 27 日发布, 2017 年 6 月 1 日实施。(2)5.4.3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 度、时间应符 合表 1 的要求。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 时间≥5min ,或 A0 值≥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 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min ,或 A0 值≥600。
A、 温度应≥80℃,时间≥3min ,或 A0 值≥1000
B、 温度应≥80℃,时间≥3min ,或 A0 值≥2000
C、 温度应≥90℃,时间≥5min ,或 A0 值≥3000
D、 温度应≥90℃,时间≥5min ,或 A0 值≥4000
答案:C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2-2016 ,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 作流程(5.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6 年 12 月 27 日发布, 2017 年 6 月 1 日实施。(2)5.4.3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 度、时间应符 合表 1 的要求。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 时间≥5min ,或 A0 值≥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 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min ,或 A0 值≥600。
A. 正确
B. 错误
A. 对病人做适当治疗
B. 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C. 必要时隔离病人
D. 立即转 ICU
A. 皮肤、 口腔
B. 胃肠道
C. 呼吸道
D. 生殖道
A. 感染性疾病科
B. 重症监护病区
C. 移植病房
D. 烧伤病房
E. 早产儿室
解析:解析: 根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WS/T512—2016) , 3 术语与定义, 高度风 险区域是指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 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 如感染性 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室等。
A. 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B. 废弃的免疫抑制剂;
C. 废弃的可疑致癌性药物;
D. 废弃的致癌性药物;
E. 废弃的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
A. 开瓶日期
B. 失效日期
C. 有效期
D. 保质期
A.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B.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C. 痰培养阳性
D. 双侧同时取血培养,培养出同种细菌
解析:解析: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发[2001]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二○○一年一月三日印发并实施。“血液系统-血 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 或有 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经血管介入 性操作, 发热>38℃, 局部有压痛, 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 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 5cm , 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 次, 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从穿刺部位抽血 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 ,或细菌菌数 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 4 -10 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A. 工作服
B. 隔离衣
C. 防水衣
D. 防护服
A. 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时
B. 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翻身时
C. 为乙型肝炎患者输液
D. 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
E. 护理骨髓移植患者时
解析:解析: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WS/T311—2023 ,2023 年 08 月 20 发布, 2024 年 02 月 01 实施。6.5.2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患者或其周围环境, 如肠道传染病患者、多重 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可能受到 患者体液(血液、组织液等) 、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 c)对实施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时穿无菌隔离衣。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2001 年 1 月 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术部位感染 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 仅需报告深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