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洁区
B、 潜在污染区
C、 污染区
D、 以上都有
答案:D
解析:解析: 出处:《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 311-2023~ 5.3.4.1 呼吸道传染 病病区的建筑布局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 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
A、 清洁区
B、 潜在污染区
C、 污染区
D、 以上都有
答案:D
解析:解析: 出处:《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 311-2023~ 5.3.4.1 呼吸道传染 病病区的建筑布局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 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
A. 直接丢弃
B. 压力蒸汽灭菌
C. 焚烧
D. 含氯消毒剂擦拭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附录 B 阮病 毒污染物的处理 B.1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2015-06-02 发布,2016-01-01 实施。(2)附录 B 阮病毒污染物的处理 B.1 中提出,焚烧适用于所有的一次性使用的器 械、材料和废物,是暴露于高感染性组织的器械首选处理方式。
A. 正确
B. 错误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其他类
A. 正确
B. 错误
A. 戴手套后
B. 接触患者后
C. 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
D. 接触患者前
解析:解析: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6.1.1 下列情况医务人 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患者前。 b)清洁、无菌 操作前, 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 体液风险后, 包括接触患者黏膜、 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 后。 d)接触患 者后。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 面后。
A. 温度应≥80℃,时间≥3min ,或 A0 值≥1000
B. 温度应≥80℃,时间≥3min ,或 A0 值≥2000
C. 温度应≥90℃,时间≥5min ,或 A0 值≥3000
D. 温度应≥90℃,时间≥5min ,或 A0 值≥4000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2-2016 ,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 作流程(5.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6 年 12 月 27 日发布, 2017 年 6 月 1 日实施。(2)5.4.3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 度、时间应符 合表 1 的要求。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 时间≥5min ,或 A0 值≥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 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min ,或 A0 值≥600。
A.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B.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 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C.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D.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 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E. 以上都对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根据医院感染定义, 下列感染为医院感染:①无明确潜伏期的 感染,规定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 的感染, 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 感染。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 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 症迁徙灶) ,或 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 感染。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 性感染, 如疱疹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⑥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A. 正确
B. 错误
A. 高水平消毒
B. 消毒
C. 灭菌
D. 中等水平消毒
A. 皮试
B. 腰椎穿刺
C. 测血压
D.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