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标准预防+空气预防
B、 标准预防+飞沫预防
C、 标准预防+接触预防
D、 标准预防+普遍预防
答案:C
解析:解析: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 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二)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 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 耐药菌传播。
A、 标准预防+空气预防
B、 标准预防+飞沫预防
C、 标准预防+接触预防
D、 标准预防+普遍预防
答案:C
解析:解析: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 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 号。(二)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 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 耐药菌传播。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3.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 (2) 3.6 高效消毒剂: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 、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 对细菌芽孢 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 版)》(国卫办医函[2021]552 号) 首次 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由其他血液透析室(中心)转入或近期接受血液制品治疗 的患者, 即使血源性传染疾病标志物检测 阴性,至少 3 个月内重复检测传染病标志物。长期透析的患者应每 6 个月检查 1 次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标志物,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和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
A. 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 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C. 接触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高水平消毒
D.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达到一用一灭菌
E. 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5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 求 5.3 清洗消毒室5.3.3 如采用机械通风, 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 换气次数宜≥10 次/h ,最小新风量宜达到 2 次/h。
A. 1h
B. 2h
C. 3h
D. 4h
解析:解析: 根据《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9.器械储存 9.1 储存区应配备物品存放柜 (架) 或存放车, 并应每周对其进行清洁消毒。并注意以下事项:c)裸露灭菌及半容器包装的高度 危险口腔器械灭菌后应立即使用,最长不超过 4h。
A. 75%乙醇
B. 0.5%碘伏
C. >0.5%洗必泰醇
D. 2%碘酊
解析:解析: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2021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136 号。 2.臵管中预防措施,(2) 采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建议采用含洗必泰醇浓度>0.5%的消毒液进行皮肤局部消毒。
A. 面部密合性
B. 面部贴合性
C. 漏气性
D. 漏水性
A. 常居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暂居菌
解析:解析: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3 术语和定义。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 常规 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 密切相关。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