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4 年
答案:C
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4 年
答案:C
A. 接触病人前后。
B. 无菌技术操作前。
C.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之后。
D.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解析:解析: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 准。 6.1.1 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 触患者前。 b)清洁、无菌操作前, 包括进行侵入 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体液风险 后, 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伤口 敷料等之后。 d)接触患者后。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 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A. 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食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B. 护理乙肝透析患者的护士可以同时护理丙肝透析患者
C. 治疗车不可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
D. 由于注射器不直接接触患者,因此可以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 素封管
E. 应建立透析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做明确标识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7.5 乙型肝炎病毒, 7.5.1.4 如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不明确者, 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 疫苗的措施, 同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检测,根据结果确认是否接种第 2,3 针乙肝疫苗。
A. 明确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
B. 症状、体征以及潜伏期疑似食源性疾病的(疑似病例)。
C. 传染病或群体性中毒事件,后期分析发现其原因是食品引起的
D. 凡怀疑与食物有关,由食物引起的中毒性的、感染性的疾病(疑似病例)
A. 气管插管
B. 心肺复苏
C. 吸痰
D. 咽拭子采样
E. 离心机操作
A. 一次性医疗用品外包装
B.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
C. 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一次性饭盒
D. 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产妇的胎盘
E. 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非传染病患者使用的输液瓶
解析:解析: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由国家卫健委发布,2021-12-1 发布并 实施。未被患者血液、体液 等污染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外包装没有感染性因子, 故 属于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分类目录》附表 1 说 明中提到非传染病区使用或者未 用于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以及采取隔离措施的其他患者的输 液瓶(袋), 盛装消毒剂、透析液的空容器不属于医疗废物。冷凝剂罐属于空容器不属于医疗废物。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炭疽诊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283-2020),3 术 语和定义 3.1 炭疽 an thrtax 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畜间, 以牛、羊、马等草食动物 最为易感、入主要通过接触患炭疽的动物或污染的动物制品、环境感染而患病、主要临床类型为皮 肤炭疽、少数为肺 炭疽和肠炭疽, 可以继发败血症及脑膜炎。皮肤炭疽病死率较低, 其他各型炭疽 的病死率均较高。
A. 应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B.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处理
C.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D.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5.2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5.2.1),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2)5.2.1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a )高度 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b)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 法;c )低度危险性物品, 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 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A. 清洗
B. 清洁
C. 灭菌
D. 消毒
A. 克林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去甲万古霉素
D. 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 国卫办医发„2015‟ 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三条, 头孢菌素过敏者, 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