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灭菌
B、 消毒
C、 杀菌
D、 无菌
答案:B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4 管理要求(4.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2)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于物品, 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完整皮肤、完 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A、 灭菌
B、 消毒
C、 杀菌
D、 无菌
答案:B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4 管理要求(4.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2)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于物品, 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完整皮肤、完 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A. 腹股沟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解析:解析: 国卫办医发„2015‟ 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其中,腹股沟疝 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 甲状腺疾病手术、 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 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A. 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食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B. 护理乙肝透析患者的护士可以同时护理丙肝透析患者
C. 治疗车不可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
D. 由于注射器不直接接触患者,因此可以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 素封管
E. 应建立透析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做明确标识
A. >10 ㎝
B. >12 ㎝
C. >15 ㎝
D. >20 ㎝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P10)消毒范围: 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 、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 >15 ㎝ ,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 ㎝ ×12 ㎝)。
A. 初次报告
B. 订正报告
C. 后续报告
D. 最终报告
E. 确认报告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524-20164 监测的管理与要求 4.4 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 告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规范》的要求, 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 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A. 5%
B. ≥10%
C. 2%
D. ≥20%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附录 C.8 醛类(C.8.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于 2012-04-05 发布, 2012-08-01 实施。(2)将 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 与物品放入 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 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 10h。
A. 工作衣
B. 手术衣
C. 隔离衣
D. 防护服
A. 应严格工作流程和各区域两通道等的管理。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B. 疑似患者应单独安臵
C. 患者出院所带物品应消毒处理
D. 以上都对
解析:解析: 出处: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 311-2023 5.3.4 经空气传播疾病 患者的隔离病区建筑布局与 隔离要求:①应严格工作流程和各区域、两通道等的 管理。各区之间界线清楚, 标识明显。②疑似患 者应单独安臵。③确诊患者宜单 独安臵, 同种疾病患者安臵于一室时, 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 1.2m。 ④患者出 院所带物品应消毒处理。⑤进入隔离病区的人员应根据进入的区域遵循本标准 7.4 条的要求, 做好个人防护。
A. 正确
B. 错误
A. ≥30%
B. ≥50%
C. ≥80%
D. ≥100%
解析:解析: 国卫办医发„2015‟42 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送检率≥30% ,治疗性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前送检率≥50% ,治疗性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前送检率≥80%。
A. 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 ,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B.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C.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D. 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E.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