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直接丢弃
B、 压力蒸汽灭菌
C、 焚烧
D、 含氯消毒剂擦拭
答案:C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附录 B 阮病 毒污染物的处理 B.1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2015-06-02 发布,2016-01-01 实施。(2)附录 B 阮病毒污染物的处理 B.1 中提出,焚烧适用于所有的一次性使用的器 械、材料和废物,是暴露于高感染性组织的器械首选处理方式。
A、 直接丢弃
B、 压力蒸汽灭菌
C、 焚烧
D、 含氯消毒剂擦拭
答案:C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附录 B 阮病 毒污染物的处理 B.1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2015-06-02 发布,2016-01-01 实施。(2)附录 B 阮病毒污染物的处理 B.1 中提出,焚烧适用于所有的一次性使用的器 械、材料和废物,是暴露于高感染性组织的器械首选处理方式。
A. 减轻病人痛苦,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B.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护理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C. 减轻个人、家庭及国家的经济负担,节约卫生资源
D. 降低医疗活动难度,促进医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E. 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的形象和信誉
解析:解析: 王力红,朱士俊主编《医院感染学》2014 年 P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意义应从避免医院感染发生的不良后果和由些带来的下面效果两个层面考 虑。主要有:①减少患者痛苦, 确保患者安全; ②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护理负担,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③减轻个人、家庭及国家的经 济负担, 节约 卫生资源; ④降低医疗活动难度, 促进医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⑤减少医疗纠纷,提升医院的形象和信誉。总之, 医院感染监测、预防、控制水平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 平和整体形象的重要指标之一。
A. 接触污染
B. 传播疾病
C. 污染环境
D. 污染设备
A. 2000mg/L~5000mg/L ,30min
B. 2000mg/L~5000mg/L ,20min
C. 500mg/L~1000mg/L ,30min
D. 500mg/L~1000mg/L ,20min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行业标准。本题考察要点是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 进行消毒的有效氯浓度和浸泡时间。
A. 无植入物手术后半年、有植入物手术后 1 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 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B. 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C. 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D. 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GB 50333-2013 医院洁净手 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第3 部分洁净手术部用房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 建筑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2013-11-29 发 布, 2014-06-01 实施; (2)考核内容为 3.0.2-1 洁净手术室用房的分级标准: Ⅰ 级洁净手术室参考手术为假体植入、某些大型器官移植、手术部位感染可危及生 命及生 活质量等手术; Ⅱ级洁净手术室参考手术为涉及深部组织及生命主要器官的大型手术。
A. 高度
B. 辐照强度
C. 长度
D. 距离
A.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或其周围环境。
B. 可能受到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
C. 对实施保护性隔离的患者。
D. 接触传播途径不明的新发传染病患者时。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4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b)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A. 低危险区域
B. 中等危险区域
C. 高危险区域
D. 极高危险区域
解析:解析: 出处:《隔离技术标准》WS/T 311-2023~ 5.1.1.4 高危险区域 ,有 感染或病原体定植患者诊疗的区域, 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 区域, 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部(室) 、重症监护病区(室) 、移植病房、烧伤病区(室)等。
A. 强制性
B. 特异性
C. 预防性
D. 保护性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524—2016 6.控制及效果评价 6.1 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6.1.4 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严重疾病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 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实施特异性预防保护措施, 如接种疫苗、预防性用药等。医务人员也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