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B、 ≥10%
C、2%
D、 ≥20%
答案:C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附录 C.8 醛类(C.8.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于 2012-04-05 发布, 2012-08-01 实施。(2)将 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 与物品放入 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 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 10h。
A、5%
B、 ≥10%
C、2%
D、 ≥20%
答案:C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附录 C.8 醛类(C.8.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于 2012-04-05 发布, 2012-08-01 实施。(2)将 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 与物品放入 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 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 10h。
A.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 接触人体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C.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及时按医疗废物处理
D. 按照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技术规范等要求选择适 宜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并符合 WS/T367 要求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91—2018 。8.4.1 进入 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 或接触人体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 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8.4.2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及时按医疗废物处理。 8.4.3 按照规 定可以重 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技术规范等要求选择适宜的方 法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并符合 WS/T367 要求。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4.1.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 行相应指标的检测。母婴同室、早产儿室、 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A. 2 例
B. 3 例
C. 4 例
D. 5 例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 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 帽子
B. 护目镜
C. 医用防护口罩
D. 防护衣
A. 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B.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 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D.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E. 进行现场消毒
解析:解析: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18 版)》第四章 实 验室感染控制第四十六条 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 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 报告, 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室感染事故的, 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依法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一) 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三)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四)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五) 进行现场消毒; (六)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七)其他需要采取的 预防、控制措施。
A. 自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
B. 流动水/肥皂水冲洗伤口
C. 0.5%碘伏或 75%酒精
D. 报告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及院感办
A. 2 例
B. 3 例
C. 4 例
D. 5 例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 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3 术语与定义(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04-05 发布, 2012-08-01 实施。(2)高效消毒 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噬芽孢也有一 定杀灭作用的消 毒制剂。
A.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及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B.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E.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A. 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
B. 限制儿童使用
C. 限制重症感染患者
D. 限制清洁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