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腹腔镜
B、 活检钳
C、 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D、 心脏导管
答案:C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2)3.13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 无菌组织、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 破 损黏膜的物品,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 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3.14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 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 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 品, 如胃肠到内镜、气管镜、喉镜、肛 表、 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A、 腹腔镜
B、 活检钳
C、 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D、 心脏导管
答案:C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2)3.13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 无菌组织、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 破 损黏膜的物品,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 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3.14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 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 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 品, 如胃肠到内镜、气管镜、喉镜、肛 表、 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A. 正确
B. 错误
A. 穿隔离衣
B. 戴医用外科口罩
C. 手套
D. 防水围裙
A. 可连续应用
B. 不能连续应用
C. 不能共用
D. 可替换使用
A. 变质免疫球蛋白
B. 护理垫
C. 过期的 84 消毒液
D. 用过的戊二醛消毒剂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 版)》第 4 章三、血液透析治疗室/区管理规范 4.透析机开 机、透析管路安装及预冲期间,患者及其照护人员不能进入透析治疗室/区。
A. 布巾
B. 防水围裙
C. 地巾和地巾杆
D. 洁具车
E. 盛水容器
A. 每日一次常规清洁消毒
B. 每日一次常规清洁消毒,加大消毒剂的浓度
C. 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
D. 在清洁同一个清洁单元时,抹布可以重复浸泡于同一桶消毒液中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 。7.1 下 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萄球菌(MRSA)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等耐药菌。 7.3 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
A. 病理性废物
B. 感染性废物
C. 损伤性废物
D. 化学性废物
A. 30min
B. 40min
C. 50min
D. 60min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368-2012《医院 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第 5 部 分空气净化方法中 5.7 项化学消毒法 5.7.1 超低容量喷雾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12-4- 5 发布, 2012-8-1 实施;(2)5.7.1.3 消毒方法:作用时间:过氧乙酸为 1h。
A.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
B.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C. 细菌耐药性监测
D.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E.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标准》WS/T312-2023 ,6 监测 6.1 医院感染监 测方法 6.1.3 目标性监测包括以下内容: a) 开展目标性监测前宜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大小确定监测目标并启动或终止监测。b)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c)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d)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e) 细 菌耐药性监测,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 f)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包括住 院患者抗菌药物 使用率,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I 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率。 g) 门诊血液透析感染 事件监测及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病原体 监测。 h) 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监测。 i) 手卫生监测。 j)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监测标准参照相应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