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细菌繁殖体
B、 真菌
C、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D、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答案:D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4.4.3 微生物对消 毒因子的敏感性一般认为,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 病毒)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 病毒等; 细菌繁殖体; 真菌;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 ,例如甲型肝炎 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分枝杆菌, 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细菌芽胞,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朊病毒。
A、 细菌繁殖体
B、 真菌
C、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D、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答案:D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4.4.3 微生物对消 毒因子的敏感性一般认为,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 病毒)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 病毒等; 细菌繁殖体; 真菌;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 ,例如甲型肝炎 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分枝杆菌, 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细菌芽胞,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朊病毒。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10.2 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
A. 正确
B. 错误
A. 蒸馏水
B. 灭菌水
C. 自来水
D. 纯水
A. 污染区向清洁区
B. 潜在污染区向清洁区
C. 清洁区向污染区
D. 污染区向潜在污染区
A. 清洁切口
B. 清洁-污染切口
C. 污染切口
D. 感染切口
解析:解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附件,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表 1-1)。
A. 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的,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入洗涤设备内。
B. 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首选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C. 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不应与其他医用织物混洗。
D. 被朊病毒、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若 需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洗涤。
E. 气性坏疽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先洗涤后消毒。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6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6.1.1 脏污织物 6.1.1.3 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 不应与其他医用织物混洗。 6.1.2感染性织物 6.1.2.1 洗涤消毒 的原则应符合 6.1.1.1-6.1.1.5 要求。6.1.2.2 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 涤、 消毒, 首选热洗涤方法; 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6.1.2.4 采用水 溶性包装袋盛 装感染性织物的, 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入洗涤设备内。6.1.2.6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 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或其他有明确规定的传染病 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 洗涤。消毒方法按附录 A 执行。
A. 丢失
B. 流失
C. 泄漏
D. 扩散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5.1.4 环境与物体表面, 一 般情况下先清洁,再 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