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表浅切口感染
B、 引流口感染
C、 深部切口感染
D、 器官(腔隙)感染
E、 窦道感染
答案:ACD
解析:解析: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 187 号)》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A、 表浅切口感染
B、 引流口感染
C、 深部切口感染
D、 器官(腔隙)感染
E、 窦道感染
答案:ACD
解析:解析: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 187 号)》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A. 传染病患者应安臵于单间或病种相同的隔离病室
B. 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
C.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只要戴上口罩即可在医院自由活动
D.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病情容许时,应带外科口罩,定期更换
E. 传染病患者转运时,医务人员应严格做好防护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311—2023 ,2023 年 08 月 20 发布 2024 年 02 月 01 实施。 7、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预防原则与措施:传染病患者或 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臵在单人隔离房间;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 同种病原体感染的 患者可安臵于一室; 严格限制探视者; 如需探视, 探视者 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 品, 并遵守手卫生规定; 应限制传染病患者的活动范围; 患者病情容许时, 应戴外科口罩, 定期更换; 医务人员应严格区域流程, 在不同区域, 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
A. 2022 年 12 月 26 日
B. 2023 年 1 月 1 日
C. 2023 年 1 月 8 日
D. 2023 年 1 月 28 日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2‟ 144 号。(2)《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明确, 2023 年 1 月 8 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实施“乙类乙管”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 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 治并适时调整 医疗保障政策; 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 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 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A. -5Pa
B. -10Pa
C. -15Pa
D. -30Pa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医院手术部(室) 管理规范(试行) 》(卫医政发„2009‟ 90 号) 介入导管室是实施介入手术的场所, 属于手术室的范畴, 其环境要求同外科手术室。
A. 正确
B. 错误
A. 皮肤切开前 3 小时内
B. 皮肤切开前 30 分钟~3 小时内
C. 皮肤切开前 30 分钟~1小时内
D. 皮肤切开前 2 小时后
解析:解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版)》。围手术期抗菌药 物的预防性应用(四) 药 方案调整 1.给药方法: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 强 0.5-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在输注完毕 后开始手术, 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 浓度。
A. 1
B. 2
C. 3
D. 4
A. 皮肤患疖痈,湿疹
B. 患呼吸道感染
C. 携带 MRSA
D. 以上均是
A. 回收清洗区
B. 保养包装区
C. 物品存放区
D. 医疗废物暂存区
E. 灭菌区
解析:解析: 根据《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4 管理要求 4.2 器械处理区 4.2.1 应与口腔诊疗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量相匹配, 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4.2.2 区域内分为回收清洗区、保养包装及灭菌区、物品存放区: a)回收清洗区承担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干燥工作。 b) 保养包装及灭 菌区承担器械保养、检查、包装、消毒和(或)灭菌工作。 c )物品存放区存放 消毒、 灭菌后物品, 以及去除外包装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d)工作量少的口腔 门诊可不设物品存放区,消毒灭菌后将物品直接放于器械储存车内。 4.2.3 回收 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及灭菌区间应有物理屏障。4.2.4 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料应耐水、易清洁,并按照所配设备预留水、 电、气等管线。
A. 一周
B. 三天
C. 三周
D. 四周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524—2016 6.控制及效果评价 6.2 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6.2.1 1 周内不继续发生新发同类感染病例,或发病率恢复到医院感染暴发前的平均水平,说明已采取 的控制措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