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VC 宜留置 72h
B、 CVC 宜留置 1 周
C、 PICC 不超过 1 年
D、 PORT 可长期
答案:AC
A、 PVC 宜留置 72h
B、 CVC 宜留置 1 周
C、 PICC 不超过 1 年
D、 PORT 可长期
答案:AC
A. 正确
B. 错误
A. 清洗
B. 清洁
C. 灭菌
D. 消毒
A. 腹腔镜
B. 活检钳
C. 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D. 心脏导管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2)3.13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 无菌组织、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 破 损黏膜的物品,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 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3.14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 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 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 品, 如胃肠到内镜、气管镜、喉镜、肛 表、 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A. 回收
B. 分类
C. 清洗
D. 消毒
E. 打包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1 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16,3.术 语与定义 3.3 去污区 CSSD 内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括运送器具的清洗消毒等) 的区域,为污染区域。
A. 变质免疫球蛋白
B. 护理垫
C. 过期的 84 消毒液
D. 用过的戊二醛消毒剂
A. 行政管理区
B. 教学区
C. 图书馆
D. 普通门诊
A. 4-8
B. 6-10
C. 10-15
D. 20-25
解析:解析: 出处: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 GB/T 35428-2017, 负压隔离病房污染区和潜在污染区的换气次数宜每小时 10-15 次。
A. 2
B. 12
C. 24
D. 48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经调 查证实发生 5 例以上的医 院感染暴发时, 应于 12h 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 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 执行首诊负责制
B. 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C. 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填写或由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规范的门诊日志、入/出 院登记、检测检验和放射登记。
D.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E. 责任报告人应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
解析:解析: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 年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 53 号)》, 一、组织机构职责(四)医疗机构执行首诊负责制, 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 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 理要求的落实。二、传染病信息报告(三) 诊断与分类。责任报 告人应按照传染 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根据 不 同传染病诊断分类, 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四)登记与报 告。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填写或 由电子病历、 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规 范的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检测检验 和放射登记。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 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 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 病 报告卡)(见附件) 或通过电子病历、 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 告卡。
A. 非限制使用
B. 限制使用
C. 特殊使用
D. 随意使用
E. 经验使用
解析:解析: 国卫办医发„2015‟ 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根据 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 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 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