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能受到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
B、 接触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C、 接触传播途径不明的新发传染病患者时。
D、 为高致病性、高病死率的传染病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
答案:BCD
A、 可能受到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
B、 接触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C、 接触传播途径不明的新发传染病患者时。
D、 为高致病性、高病死率的传染病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
答案:BCD
A.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 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或)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B. 病例定义不得进行修正。病例搜索时,可侧重特异性;确定病因时,可侧重灵敏性
C. 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种信息化监测资料以及临床访谈、报告等进行病例搜索
D. 开展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病例的发病经过、诊治过程等详细信息。个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 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等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 524—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 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 年 8 月 2 日发布, 2017 年 1 月 15 日实施。5.流行病学调查, 5.4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 开展病例搜索, 进行个案调查。具体方法如下:a)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 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和(或)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病例定义可进行修正; 病例搜索 时, 可侧重灵敏性;确定病因时, 可侧重特异性。 b) 通过查阅病历资料、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种信息化监测资料以及临床访谈、报告等进行病例搜索。c) 开展病例个案调查, 获得病例的发病经过、诊治过程等详细信息。个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
A. 戴无菌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A. 采样方法可选用平板暴露法
B. 当室内面积≤30m2 ,设内、中、外对角线 3 点, 内、外点应距墙壁 1m 处
C.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0.8~l.5m
D. 暴露 15min 后盖上平皿盖并及时送检
解析:解析: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201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产房 和母婴同室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的掌 握情况。产房属于 II 类环境,母婴 同室属于 III 类环境。Ⅱ 、Ⅲ 、Ⅳ类环境空气采样时选用平板暴露 法; 室内面积 ≤30m2 ,设内、中、外对角线 3 点, 内、外点应距墙壁 1m 处;室内面积>30m2 ,设 4 角及中央 5 点, 4 角的布点部位应距墙壁 1m 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 径 90mm)放臵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0.8~ l.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 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暴露 15min ,Ⅲ 、Ⅳ类环境暴露 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A. 1
B. 2
C. 3
D. 4
A.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C. 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
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 摘手套后
A. 5%,3
B. 15%,4
C. 25%,5
D. 30%,6
解析:解析: 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 ,7 监测与记录 7.3 内镜消毒质量监测 7.3.1 消 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 的方式,每次按 25%的比例抽检。 内镜数量少 于等于 5 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 5 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 5 条。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 2016),附录 C(规范性附录)表 C.2 环境表面常用消毒方法,由国家卫生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 2016-12-27 发布, 2017-06-01实施。(2)季胺盐适用于细菌繁殖体、真菌、亲脂类病毒,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 粉等合用。
A. 防渗漏
B. 防淋雨
C. 耐脏
D. 耐刺
A. 行政管理区
B. 教学区
C. 图书馆
D. 病区
A. 变质免疫球蛋白
B. 护理垫
C. 过期的 84 消毒液
D. 用过的戊二醛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