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B、 进入污染区
C、 进入保护性隔离区域
D、 进入洁净医疗用房
答案:ABCD
A、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B、 进入污染区
C、 进入保护性隔离区域
D、 进入洁净医疗用房
答案:ABCD
A.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B. 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 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 70%酒精或者 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并包扎 伤口;被接触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D. 伤口消毒后还应涂抹抗生素
解析:解析: 来自《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 。7.2 接触 后的应急处理, 发生血源 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包括: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用生 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黏膜。如有伤口, 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避免挤压伤口局部, 尽可 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用 70%乙醇溶液或者 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被接触的黏膜, 应当反复用生理 盐水冲洗干净。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4 小时
D. 24 小时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 版) 》 1.2.6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 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 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 病人或疑似病人时, 或发现其他传 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应于 2 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 交换。对其他乙 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24 小时 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A.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 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医院医务人员
B.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 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C.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 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D.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 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E.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 9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解析:解析: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的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2009 [38] 号(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30%的抗菌药物, 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 机构医务人员。(二)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 过 40%的抗菌药物, 应慎重经验 用药。(三)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50%的抗菌药物, 应参 照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四)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75%的抗菌药物, 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 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A. 正确
B. 错误
A. 4-8
B. 6-10
C. 10-15
D. 20-25
解析:解析: 出处: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 GB/T 35428-2017, 负压隔离病房污染区和潜在污染区的换气次数宜每小时 10-15 次。
A. 执行首诊负责制
B. 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C. 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填写或由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规范的门诊日志、入/ 出院登记、检测检验和放射登记。
D.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E. 责任报告人应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
解析:解析: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 年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5‟ 53 号)》, 一、组织机构职责(四)医疗机构执行首诊负责制, 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法定传染病, 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 理要求的落实。二、传染病信息报告(三) 诊断与分类。责任报 告人应按照传染 病诊断标准(卫生计生行业标准)及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根据 不 同传染病诊断分类, 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四类。 (四)登记与报 告。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应规范填写或 由电子病历、 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规 范的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检测检验 和放射登记。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 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 原携带者后应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 病 报告卡)(见附件) 或通过电子病历、 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 告卡。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来自《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 433-2023)6 操作程序, 6.1 基本原则, 6.1.6 臵入PVC 时宜使用清洁手套,臵入 PICC 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版)》,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的预防性应用 (四)给药方案 1.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 仅有 少数为口服给药。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 膜切开前 0.5~ 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 给药, 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 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 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A.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B.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C. 用 0.5%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
D. 被暴露的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E. 常规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