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B、 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 织
C、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D、 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E、 手术后 1 年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答案:ABC
解析:解析: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 187 号,切口浅部组织感 染是指: 手术后 30 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 下组织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切 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 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 者体征, 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A、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B、 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 织
C、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D、 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E、 手术后 1 年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答案:ABC
解析:解析: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 187 号,切口浅部组织感 染是指: 手术后 30 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 下组织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切 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 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 者体征, 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A. 术后肺部感染
B. 预防浅表切口感染
C. 预防深部切口感染
D. 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
解析:解析: 国卫办医发„2015‟ 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条,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目的主 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包括浅表切口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 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 部位感染。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68—2012 医院空气 净化管理规范》第 3部分术语与定义中 3.1 项空气净化。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部发布, 2012-4-5 发布, 2012-8-1 实施; (2)考核内容为 3.1 空气净化消毒装 臵定义: 空气净化消毒装臵是去除空调通风系统中微生物、颗 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臵。
A.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 1 张、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B. 软式内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匹配。
C. 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至少应达到非洁净手术室的要求。
D. 应配备手卫生装臵,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E. 宜采用非全浸泡式内镜。
解析:解析: 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5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5.2 内镜诊疗室 5.2.1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 1 张、主机(含显示器) 、吸引器、治疗车等。 5.2.2 软式内 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 量相匹配。5.2.3 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至少应达到非洁净手术室的要求。 5.2.4 应配备手卫生装臵, 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5.2.5 应配备口罩、帽子、手套、护 目镜或防护面罩 等。 5.2.6 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5.2.7 宜采用全浸泡式内镜。 5.2.8 宜使用一次性吸 引管。
A. 0.8m
B. 1m
C. 1.2m
D. 1.5m
A. 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
B. 保持导尿系统的通畅
C. 尽早拔除尿管
D. 集尿袋高于膀胱水平
A. 病理性废物
B. 感染性废物
C. 损伤性废物
D. 化学性废物
A. 接触传播
B. 母婴传播
C. 空气传播
D. 飞沫传播
解析:解析: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 》,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年 10 月出版。第三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书中内容指出:“主要的传播途径有: 1.接触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2.”空气传播; 3.飞沫传播。
A. 气管插管
B. 心肺复苏
C. 吸痰
D. 咽拭子采样
E. 离心机操作
A. 洗净双手后用化学消毒液浸泡双手
B. 先用消毒液浸泡双手再用清水清洗双手
C.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D. 采用流动水和肥皂或皂液洗手
A. 温度
B. 时间
C. 压力
D. 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