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出院
B、 转院
C、 死亡
D、 住院
答案:ABC
A、 出院
B、 转院
C、 死亡
D、 住院
答案:ABC
A. 医务人员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鞋套
B. 医务人员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铺至少 50cm×50cm 的无菌洞巾
C. 医务人员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患者佩戴外科口罩
D. 医务人员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铺覆盖患者整个身体的无菌布单
解析:解析: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2021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136 号。 2.臵管中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臵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中线导管、臵入全植入 式血管通路(输液港) 时, 必须遵守最大无菌屏障要求, 戴工 作圆帽、医用外科 口罩, 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有关要求执行手卫生并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 术衣或无菌隔离衣、铺覆盖患者全身的大无菌单。臵管操作辅助人员应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 执行手卫生。
A. 选择正确的备皮时间和方法
B. 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C. 术中彻底止血、不留残腔、充分引流
D. 选择正确的各类植入物灭菌方法
E. 术后抗菌药物应持续应用7 天
解析:解析: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要求, 预防 手术部位感染应采取综 合性的防控措施, 其中包括: 选择正确的备皮时间和方法,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缩短手术 时间, 手术中应彻底止血、不留残腔、并充分引流等, 骨科内植入物手术除以上防控措施外, 选择 正确的各类植入物灭菌方法尤为重要。
A. 分枝杆菌>细菌芽胞>亲水病毒>细菌繁殖体>朊病毒>真菌>亲脂病毒
B. 朊病毒>细菌芽胞>分枝杆菌>亲水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
C. 朊病毒>细菌芽胞>真菌>分枝杆菌>亲水病毒>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
D. 含脂病毒>细菌芽胞>分枝杆菌>朊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亲水病毒
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4.4.3 微生物对消 毒因子的敏感性一般认为,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 病毒)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 感病毒等; 细菌繁殖体;真菌;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 ,例如甲型肝 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分枝杆菌, 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细菌芽胞,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朊病毒。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实验室应当建 立实验档案, 记录 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 不得少于 20 年。
A. 常居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暂居菌
解析:解析: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3 术语和定义。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 常规 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 密切相关。
A. 每 4 小时更换一次
B. 口罩污染时应第一时间更换
C. 摘口罩时,避免手接触口罩外面
D. 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A. 干热灭菌
B. 环氧乙烷灭菌
C.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
D.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 310.3-2016 4.4.42 环氧 乙烷灭菌的监测 4.4.42.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 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和相对湿度 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应符合 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4.4.42.2 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 物品包 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 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 每包内最难灭菌位臵放臵包内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4.4.42.3 生物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 监测,监测方法遵循附录 C 的要求。
A. 分层
B. 分开
C. 分类
D. 分级
A. 通风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B. 化学消毒
C. 负压隔离病房
D. 空气洁净技术
解析:解析: 《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368-2012 ,7 不同情况下空气净化方法 7.4 a) 通风;b)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c) 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净化设备, 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A. 4-8
B. 6-10
C. 10-15
D. 20-25
解析:解析: 出处: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 GB/T 35428-2017 , 负压隔离病房清洁区的换气次数宜每小时 6-1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