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B、 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C、 疾病的流行程度未达到医院感染暴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具有潜在传播危险 时,仍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D、 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暴发
E、 应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答案:ABCDE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524—2016 。5.流行病学调查,5.2 分 析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特点,计算怀疑医院感染暴发阶段的感染发病率, 与同期及前期比较, 确认医院感染暴发的存在。具体如下: a)与疑似医院感染暴 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或医院感染聚集性 病例存在流行 病学关联, 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 应开展进一步调查。疾病的流行程度未达到 医院 感染暴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具有潜在传播危险时, 仍应开展进一步调查。b)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方法 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暴发。c)应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A、 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B、 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C、 疾病的流行程度未达到医院感染暴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具有潜在传播危险 时,仍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D、 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暴发
E、 应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答案:ABCDE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524—2016 。5.流行病学调查,5.2 分 析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特点,计算怀疑医院感染暴发阶段的感染发病率, 与同期及前期比较, 确认医院感染暴发的存在。具体如下: a)与疑似医院感染暴 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或医院感染聚集性 病例存在流行 病学关联, 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 应开展进一步调查。疾病的流行程度未达到 医院 感染暴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具有潜在传播危险时, 仍应开展进一步调查。b)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方法 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暴发。c)应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控制与管理指南》中华口腔医学会 TCHSA-023-2023:7 监测要 求 7.1 监测采样样本: 采样样本包括输入水和诊疗用 水。 7.2 监测频率及指标 7.2.1 监测频率为每季 度一次, 每台口腔综合治疗台每 年至少监测一次。 7.2.2 监测指标为菌落总数, 其他指标根据实际 需要选择性监测。
A. 血液
B. 体液
C. 飞溅物
D. 分泌物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5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 求 5.3 清洗消毒室5.3.11c)医用清洗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选择适用于软 式内镜的低泡医用清洗剂; 2)可根据需 要选择特殊用途的医用清洗剂,如具有去除生物膜作用的医用清洗剂。
A. 正确
B. 错误
A. 采样方法可选用平板暴露法
B. 当室内面积≤30m2 ,设内、中、外对角线 3 点, 内、外点应距墙壁 1m 处
C.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0.8~l.5m
D. 暴露 15min 后盖上平皿盖并及时送检
解析:解析: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201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产房 和母婴同室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的掌 握情况。产房属于 II 类环境,母婴 同室属于 III 类环境。Ⅱ 、Ⅲ 、Ⅳ类环境空气采样时选用平板暴露 法; 室内面积 ≤30m2 ,设内、中、外对角线 3 点, 内、外点应距墙壁 1m 处;室内面积>30m2 ,设 4 角及中央 5 点, 4 角的布点部位应距墙壁 1m 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 径 90mm)放臵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0.8~ l.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 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暴露 15min ,Ⅲ 、Ⅳ类环境暴露 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A. 手术器械
B. 穿刺针
C. 腹腔镜
D. 活检钳
E. 喉镜
A. 灭菌
B. 消毒
C. 杀菌
D. 无菌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4 管理要求(4.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2)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于物品, 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完整皮肤、完 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A. 新生儿脐炎
B. 新生儿弓形体病
C.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D. 新生儿淋球菌结膜炎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版)》,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的预防性应用 (二)预 防用药原则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 是指手术脏器为人 体无菌部位, 局部无炎症、无损伤, 也不涉及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②手 术涉及重 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2.预防用药维持时间: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清洁手术 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心脏手术可视 情况延长至 48 小时。过度延长 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 48 小时, 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