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脚踏式
B、 无盖
C、 带盖
D、 手动式
答案:AC
A、 脚踏式
B、 无盖
C、 带盖
D、 手动式
答案:AC
A. 更衣间
B. 准备间
C. 工作间
D. 洗澡间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5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5.3.4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于 2012 年 4 月 5 日发布, 2012 年 8 月 1 日实施;(2)5.3.4c 气体化学消毒、 灭菌: 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使用环境应通 风良好。对环氧乙烷灭菌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环氧乙烷、 甲醛气体灭菌和臭氧消毒的工作场所 应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浓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A.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B. 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 织
C.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D. 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E. 手术后 1 年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解析:解析: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 187 号,切口浅部组织感 染是指: 手术后 30 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 下组织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切 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 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 者体征, 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A. 克林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去甲万古霉素
D. 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 国卫办医发„2015‟ 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三条, 头孢菌素过敏者, 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
A. 15 秒
B. 20 秒
C. 25 秒
D. 30 秒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 507-2016 ,中华 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6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6.2.5 c)),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6 年 12 月 27日发布,2017 年 6 月 1 日实施; (2)6.2.5 消毒(灭菌) 流程中: c)更换手套, 向各管道至少充 气 30s ,去除管道内的消毒液。
A. 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质量管理体系
B. 对清洁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
C.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D. 清洁人员年龄在 25—45 之间
A. ≤10cfu/cm2
B. ≤5cfu/cm2
C. ≤15cfu/cm2
D. ≤8cfu/cm2
解析:解析: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4.手卫生管理与基本要 求 4.5 手卫生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要求: a) 卫生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cm2 。b)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5CFU/cm2。
A.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B. 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 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 70%酒精或者 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并包扎 伤口;被接触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D. 伤口消毒后还应涂抹抗生素
解析:解析: 来自《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 。7.2 接触 后的应急处理, 发生血源 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包括: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用生 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黏膜。如有伤口, 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避免挤压伤口局部, 尽可 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用 70%乙醇溶液或者 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被接触的黏膜, 应当反复用生理 盐水冲洗干净。
A. 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房)的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
B. 病房压力高于室外压力
C. 病室与外界压差宜为-15pa
D. 缓冲间与外界压差宜为-30pa
E. 病室与外界压差宜为-20pa
A. ≥30%
B. ≥50%
C. ≥80%
D. ≥100%
解析:解析: 国卫办医发„2015‟42 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送检率≥30% ,治疗性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前送检率≥50% ,治疗性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前送检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