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术器械
B、 心脏导管
C、 植入物
D、 喉镜
E、 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答案:ABC
解析:解析: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 义, 3.13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 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一 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如手术器械、穿刺针、 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A、 手术器械
B、 心脏导管
C、 植入物
D、 喉镜
E、 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
答案:ABC
解析:解析: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 义, 3.13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 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一 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如手术器械、穿刺针、 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和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
A. 每日一次常规清洁消毒
B. 每日一次常规清洁消毒,加大消毒剂的浓度
C. 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
D. 在清洁同一个清洁单元时,抹布可以重复浸泡于同一桶消毒液中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 。7.1 下 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 萄球菌(MRSA)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等耐药菌。 7.3 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
A. 肠道传染病
B. 经血传播疾病
C. 呼吸道疾病
D. 皮肤感染患者
A. 重复使用
B. 一用一清洁
C. 一用一消毒
D. 一用一灭菌
A. 骨髓移植病房的建设,应与医疗机构自身的需求以及当地的管理要求相适宜,因地制宜,在决策阶 段应合理地确定规模和建设标准,并采用合理适宜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
B. 骨髓移植病房设计,应注重设计的灵活性与通用性,适当预留发展空间,适应未来改建或扩建需要
C. 骨髓移植病房的建设,应注重空气净化技术措施,加强对患者的保护,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D. 以上选项均正确
解析:解析: 《骨髓移植病房建设标准》T/NAHIEM 54—2022 。4.基本规定, 4.1 骨 髓移植病房的建设, 应 与医疗机构自身的需求以及当地的管理要求相适宜, 因地 制宜, 在决策阶段应合理地确定规模和建 设标准, 并采用合理适宜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措施; 4.2 骨髓移植病房设计, 应注重设计的灵活性与 通用性, 适当预留发 展空间, 适应未来改建或扩建需要; 4.3 骨髓移植病房的建设, 应注重空气净 化技术措施,加强对患者的保护,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A. 空气传播
B. 飞沫传播
C. 接触传播
D. 血液传播
A. 应控制室内人员数量。
B. 做到“一患一室 ”。
C. 若却不能做到“一患一室 ”,应与其他检查或治疗者之间设有物理隔离。
D. 可以“多患一室 ”。
A. 口罩
B. 手套
C. 防水围裙
D. 防护服
A. 5%,3
B. 15%,4
C. 25%,5
D. 30%,6
解析:解析: 根据《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 ,7 监测与记录 7.3 内镜消毒质量监测 7.3.1 消 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 的方式,每次按 25%的比例抽检。 内镜数量少 于等于 5 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 5 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 5 条。
A. 术中保持低体温
B. 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C. 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日
D.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