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感染性疾病科
B、 重症监护病区
C、 移植病房
D、 烧伤病房
E、 早产儿室
答案:ABCDE
解析:解析: 根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3 术语与定义, 高度风 险区域是指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 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 如感染 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室等。
A、 感染性疾病科
B、 重症监护病区
C、 移植病房
D、 烧伤病房
E、 早产儿室
答案:ABCDE
解析:解析: 根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3 术语与定义, 高度风 险区域是指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 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 如感染 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室等。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A.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B. 开放性创伤手术
C. 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
D. 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E. 烧伤感染创面
解析:解析: 根据《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卫办医政发 „2010‟ 187 号)》, 一、 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三) 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 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开放性创伤手术; 胃肠道、 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A. 正确
B. 错误
A. 建立最大无菌屏障
B. 首选股静脉
C. 首选锁骨下静脉
D. 成人提倡用2%氯已定醇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A. 功能检查室
B. 病案室
C. 普通病房
D. 门诊科室
A.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B.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C. 痰培养阳性
D. 双侧同时取血培养,培养出同种细菌
解析:解析: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发[2001]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二○○一年一月三日印发并实施。“血液系统-血 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 或有 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经血管介入 性操作, 发热>38℃, 局部有压痛, 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 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 5cm , 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 次, 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从穿刺部位抽血 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 ,或细菌菌数 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 4 -10 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
A. 自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
B. 流动水/肥皂水冲洗伤口
C. 0.5%碘伏或 75%酒精
D. 报告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及院感办
A. 每天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半月
A. 干热灭菌
B. 环氧乙烷灭菌
C.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
D.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解析:解析: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 310.3-2016 4.4.42 环氧 乙烷灭菌的监测 4.4.42.1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 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和相对湿度 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应符合 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4.4.42.2 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 物品包 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 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 每包内最难灭菌位臵放臵包内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4.4.42.3 生物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 监测,监测方法遵循附录 C 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