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A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A. 换药前进行手卫生
B. 换药前戴口罩
C. 使用一次性无菌换药包
D. 换药后摘手套可不用手卫生
解析:解析: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6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6.4 注意事项 戴手套不能代替 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A. 接触患者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B. 接触患者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C. 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D. 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护理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
A. 过期的乙肝疫苗
B. 印模托盘
C. 压舌板
D. 皮肤清洁巾
A. 去除手部污垢
B. 去除所有致病菌
C. 去除手部碎屑
D. 去除部分致病菌
A. 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性物 品,可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 60min ,然后按 WS310.2 中的方法进行清 洗、消毒与灭菌
B. 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和一般物体表面应用清 洁剂清洗,根据待消毒物品的材质采用 10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擦拭或浸泡 消毒,至少作用 15min,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
C. 被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采用 10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至少作用 15min
D. 为防止环境和一般物体表面污染,宜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操作台,操作完成后按特殊医疗废物 焚烧处理
E. 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朊病毒患者低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一般物体表面和环境表面 可只采取相应常规消毒方法处理
解析:解析: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11.1.1 ,可重复使 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 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 垂体、眼、脊髓等组织) 污染的中度和高度 危险性物品, 可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 于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 60min ,然后按 WS310.2 中的方 法进行清洗、消 毒与灭菌。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 险 物品和一般物体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 根据待消毒物品的材质采用 10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 至少作用 15min,并确保 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被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 织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 采用 10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至少作 用 15min 。为防止环境和一般物体表面污染, 宜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 操作台, 操作完成后按特殊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 低度危险 组织(脑脊液、肾、肝、脾、肺、淋巴结、胎盘等组织) 污染的中度和 高度危险物品, 传播朊病毒 的风险还不清楚, 可参照上述措施处理。被感染朊病 毒患者或疑似朊病毒患者低度危险组织污染的 低度危险物品、一般物体表面和环境表面可只采取相应常规消毒方法处理。
A. 发热门诊
B. 手术室
C. ICU
D. 烧伤病区
A.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B.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针头和锐器
C. 禁止徒手传递针头和税器
D. 应避免手持利器随意走动
A. 工作人员应掌握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B. 在进行任何一项诊疗、护理操作之前,工作人员应评估人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感染 性物质暴露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使用适合个体型号的个人防护用品
C. 摘除个人防护用品时应避免污染工作服和皮肤
D. 如需戴手套和穿隔离衣,在不同患者诊疗操作间应更换手套和隔离衣
E. 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前应进行密合性测试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91—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 年 5 月 10 日发布, 2018 年 11 月 1 日实施。 8.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8.2 个人防护用品的 选用, 8.2.2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a)工作人员应掌握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具体穿脱方法 参照 WS/T311 执行。 b)在进行任何一项诊疗、护理操作之前, 工作人员应评估人 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感染性物质暴露的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 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使用适合个体型号的个人防护用品。c)摘除个人防护用品时应避免污染工作服和皮肤。d)如需戴手套和穿隔离衣, 在不同患者诊疗操作间应更换手套和隔离衣。 e)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前应进行密合性测试。
A. 正确
B. 错误
A. 初步了解发病地点、发病人数、发病人群特征
B. 起始时间
C. 持续时间
D. 可疑感染源、可疑感染病原体、可疑传播方式或途径
E. 事件严重程度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524—2016 。5.流行病学调查,5.1 初步了解现场基本信息, 包括发病地点、发病人数、发病人群特征、起始及持续时间、可疑感染源、可疑感染病原体、可疑传播方式或途径、事件严重程度等, 做好调查人员及物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