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解析: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7.5 乙型肝炎病毒, 7.5.1.4 如乙肝病毒感 染状况不明确者, 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 疫苗的措施, 同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检测,根据结果确认是否接种第 2,3 针乙肝疫苗。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解析: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7.5 乙型肝炎病毒, 7.5.1.4 如乙肝病毒感 染状况不明确者, 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 疫苗的措施, 同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检测,根据结果确认是否接种第 2,3 针乙肝疫苗。
A. 感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宿主
D. 感染链
解析:解析: 来自《基础护理学(第七版) 》,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的发生包括三个环节即感 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就构成了感染链,缺少或切断任一环节,将 不会发生医院感染”。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10.2 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
A. 正确
B. 错误
A. 乙肝患者
B. 气性坏疽患者
C. 朊病毒感染
D. 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感染者
E. HIV 患者
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 ―2012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包括:①重复使用的诊疗器 械、器具和物品, 使用后应先清洁, 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②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 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 11 章的规定(应先消毒,后清洗,再 消毒灭菌)。
A. 明确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
B. 症状、体征以及潜伏期疑似食源性疾病的(疑似病例)。
C. 传染病或群体性中毒事件,后期分析发现其原因是食品引起的
D. 凡怀疑与食物有关,由食物引起的中毒性的、感染性的疾病(疑似病例)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中指出: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获得和产后获 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 染” 。新生儿经产道吸入污染的分泌物引起吸入性肺炎、经 产道感染的淋球菌性结膜炎, 以及产后护 理不当发生的新生儿脐炎、新生儿鹅口疮均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2001 年 1 月 2 日)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1)本题出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附录 C.8 醛类(C.8.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12-04-05 发布, 2012-08-01 实施。(2)戊 二醛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A. 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B. 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C. 疾病的流行程度未达到医院感染暴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具有潜在传播危险 时,仍应开展进一步调查
D. 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暴发
E. 应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524—2016 。5.流行病学调查,5.2 分 析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特点,计算怀疑医院感染暴发阶段的感染发病率, 与同期及前期比较, 确认医院感染暴发的存在。具体如下: a)与疑似医院感染暴 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或医院感染聚集性 病例存在流行 病学关联, 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 应开展进一步调查。疾病的流行程度未达到 医院 感染暴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具有潜在传播危险时, 仍应开展进一步调查。b)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方法 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暴发。c)应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A. 颈内静脉
B. 锁骨下静脉
C. 股静脉
D. PICC
解析:解析: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 509—2016 。8.1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 和控制措施, 8.1.5 臵管部位不宜选择股静脉。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