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4.12《纲要》专升本期末复习题新
搜索
2024.4.12《纲要》专升本期末复习题新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0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D、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答案:ABCD

2024.4.12《纲要》专升本期末复习题新
118.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及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以下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形式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7-6ee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的中心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74f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5.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阶级联合压迫与剥削的历史,结束了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有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7-331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8.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毛泽东这里所说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指孙中山(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cf0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磨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率先发出“振兴中华”呐喊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72a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7bb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8-513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此,共产党必须(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8-4b5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7-f5e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洋务派所标榜的洋务运动的目标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82c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4.12《纲要》专升本期末复习题新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4.12《纲要》专升本期末复习题新

10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B、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D、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答案:ABCD

2024.4.12《纲要》专升本期末复习题新
相关题目
118.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及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以下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在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形式是( )。

A. 农业互助组

B.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 农业初级社

D. 全行业公私合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7-6ee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的中心是( )。

A. 解决土地问题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

D. 废除儒学的纲常伦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74f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5.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阶级联合压迫与剥削的历史,结束了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有了( )。

A. 一支人民的军队

B. 广泛的统一战线

C. 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7-331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毛泽东这里所说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指孙中山( )

A. 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B. 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C. 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D. 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cf0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磨难、落后挨打的悲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史。率先发出“振兴中华”呐喊的( )。

A. 孙中山

B. 严复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72a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B. 战略失误导致北伐失利

C. 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 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7bb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城市小资产阶级

C. 地方实力派

D. 开明绅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8-513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此,共产党必须( )

A. 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

B. 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C. 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D. 对中间势力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8-4b5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

A.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 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行不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7-f5e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洋务派所标榜的洋务运动的目标是( )。

A. “自强”“求富”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振兴中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412-d716-82c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