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搜索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9.贾老师告诉学生:“不高兴时,你可以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散散步、听听音乐,甚至可以大喊大叫。”贾老师使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是( )。

A、 积极暗示

B、 行为矫正

C、 认知改变

D、 情绪调控

答案:D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4.张老师经常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反思。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07e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芸芸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太好。只得了55分。但杨老师仍表扬了她。因为期中考试芸芸的数学只考了30分。杨老师所采用的评价方式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84c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及时复习”是学生记忆学习材料的有效策略,依据的遗忘规律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f-c486-65eb-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积极探索天体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自然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c83-3a4c-656f-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10以内的数字”一课教学结束时,为巩固所学内容,李老师让学生诵读儿歌:“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这种结课方式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5-f32c-293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用“会读、会写、会说、会背”等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这类教学目标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9c3b-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材料: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张老师:“能!”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突然,一个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老师,我也成功了!”……“我也成功了!”……趁着大家那股高兴的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后来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347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4-0553-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教育观点出自(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4-02fb-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下列中国古代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4d-3b48-c91b-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9.贾老师告诉学生:“不高兴时,你可以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散散步、听听音乐,甚至可以大喊大叫。”贾老师使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是( )。

A、 积极暗示

B、 行为矫正

C、 认知改变

D、 情绪调控

答案:D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相关题目
4.张老师经常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反思。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是( )。

A.  撰写教学后记

B.  编制课程标准

C.  撰写教学案例

D.  编写教学日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07e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芸芸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太好。只得了55分。但杨老师仍表扬了她。因为期中考试芸芸的数学只考了30分。杨老师所采用的评价方式属于( )。

A.  过程性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相对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84c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及时复习”是学生记忆学习材料的有效策略,依据的遗忘规律是( )。

A.  先快后慢

B.  时快时慢

C.  先慢后快

D.  呈倒U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f-c486-65eb-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积极探索天体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自然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

A.  “星云”假说

B.  “大爆炸”学说

C.  “河外星系”假说

D.  “银河系中心”学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c83-3a4c-656f-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10以内的数字”一课教学结束时,为巩固所学内容,李老师让学生诵读儿歌:“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这种结课方式属于( )。

A.  自然式

B.  总结式

C.  游戏式

D.  悬念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5-f32c-293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用“会读、会写、会说、会背”等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这类教学目标属于( )。

A.  知识与能力目标

B.  价值观目标

C.  过程与方法目标

D.  情感态度目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9c3b-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材料: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张老师:“能!”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突然,一个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老师,我也成功了!”……“我也成功了!”……趁着大家那股高兴的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后来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347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  有利于教育原则

B.  目标一致原则

C.  有利于管理原则

D.  可接受性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4-0553-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教育观点出自( )。

A.  《爱弥儿》

B.  《教育漫话》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4-02fb-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下列中国古代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  温故而知新

B.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  不陵节而施

D.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4d-3b48-c91b-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