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搜索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在小学阶段,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主要是将道德规范( )。

A、 具体化与人格化

B、 标准化与系统化

C、 标准化与制度化

D、 人格化与系统化

答案:A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8.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共同特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7b2-d31f-062a-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对下图中教师行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f2-f616-bff4-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简述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f-c486-94a6-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材料: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张老师:“能!”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突然,一个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老师,我也成功了!”……“我也成功了!”……趁着大家那股高兴的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后来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347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学记》中下列语句,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7b2-d31f-140a-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在教师的帮助下,小学生通过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959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依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严守社会秩序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7b2-d31e-e14c-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一项援助欧洲计划,促进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并为北约和欧共体的建立奠定基础,该计划名称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229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材料:科学课上,张老师在讲授“月食”现象时,首先给学生讲了“天狗吃月亮”的民间故事,然后引出“月食”这个概念。接着,伴随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张老师娓娓道来“月食的形成和地球、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有关。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当太阳、月亮、地球基本运行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时,月亮就渐渐地被地球遮住了。此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圆圆的月亮逐渐变得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直至什么也看不见了。”最后,张老师总结道:“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公元前13世纪,甲骨文里就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公元前8世纪,又有月食的确切记载。我们应当为此感到骄傲。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问题:(1)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5分)(2)谈谈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b608-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材料:单元测验后,李老师照例上了一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她就发现那几位考满分的学生表现出不耐烦和心不在焉。于是,她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每讲一道题,就请做对的学生将自己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提问,然后进行讨论。结果,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不仅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产生了许多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问题:(1)评析材料中李老师的教学行为。(5分)(2)如何理解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f-c486-98ce-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4.在小学阶段,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主要是将道德规范( )。

A、 具体化与人格化

B、 标准化与系统化

C、 标准化与制度化

D、 人格化与系统化

答案:A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相关题目
18.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共同特点是( )。

A.  标准化

B.  同步化

C.  个别性

D.  计划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7b2-d31f-062a-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对下图中教师行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做到严慈相济

B.  没有做到尊重学生

C.  没有做到循循善诱

D.  没有做到公平待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f2-f616-bff4-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简述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f-c486-94a6-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材料: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张老师:“能!”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突然,一个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老师,我也成功了!”……“我也成功了!”……趁着大家那股高兴的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后来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347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学记》中下列语句,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  学不躐等

B.  开而弗达

C.  禁于未发

D.  罕譬而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7b2-d31f-140a-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在教师的帮助下,小学生通过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计划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959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依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严守社会秩序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B.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7b2-d31e-e14c-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一项援助欧洲计划,促进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并为北约和欧共体的建立奠定基础,该计划名称是( )。

A.  曼哈顿计划

B.  马歇尔计划

C.  阿波罗计划

D.  第四点计划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229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材料:科学课上,张老师在讲授“月食”现象时,首先给学生讲了“天狗吃月亮”的民间故事,然后引出“月食”这个概念。接着,伴随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张老师娓娓道来“月食的形成和地球、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有关。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当太阳、月亮、地球基本运行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时,月亮就渐渐地被地球遮住了。此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圆圆的月亮逐渐变得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直至什么也看不见了。”最后,张老师总结道:“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公元前13世纪,甲骨文里就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公元前8世纪,又有月食的确切记载。我们应当为此感到骄傲。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问题:(1)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5分)(2)谈谈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b608-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材料:单元测验后,李老师照例上了一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她就发现那几位考满分的学生表现出不耐烦和心不在焉。于是,她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每讲一道题,就请做对的学生将自己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提问,然后进行讨论。结果,这节课上得生动、活泼,不仅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产生了许多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问题:(1)评析材料中李老师的教学行为。(5分)(2)如何理解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5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f-c486-98ce-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